心理疾病

當前位置 /首頁/健康疾病/心理疾病/列表

心裏有準備還是接受不了失敗

心裏有準備還是接受不了失敗,在我們的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也會不止一次地面對挫折,所以你要有承受失敗的心理準備,下面來分享心裏有準備還是接受不了失敗。

心裏有準備還是接受不了失敗1

1、那是因爲你很在乎這件事。

2、心理準備只能減少你的驚訝震驚,打個預防針而已,讓你稍稍能接受這個事實。

3、心理預期與實際行爲常常是有一定差距的。就像我們經常在心裏告訴自己要好好學習好好鍛鍊不許熬夜,但實際的執行結果呢?是不是和心理預期有很大的落差?你在心裏提前告訴自己可能有這種很壞的結果,做好了心理準備,但這並不代表你能接受這件事。

4、沒事的,潰不成軍就潰不成軍,因爲在乎,這很正常,人都是這樣的,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一開始很難接受,慢慢來,好好的提升自己,改變現狀,不要總想這件事,剩下的傷痛交給時間,時間會撫平一切。

明明清楚結果不一定成功的事情,但失敗時情緒上好久都緩不過來,陷入自我懷疑

上述這個情況,或許是跟心理僵化有關。

所謂僵化是指一個人的思維在以不適應的方式適應生活的挑戰。

法蘭克波斯基(Frenkel-Brunswik, Else)在《不能容忍模糊性:情緒和知覺的人格變項》這篇文章中對心理僵化這個特質進行了測試和描述:

心裏有準備還是接受不了失敗
  

心理的僵化,它所指的是這樣的一種態度:受試者皆以是非題的`方式來回答任何的問題。他所給的答案都是生硬的黑或白,缺乏任何灰色地帶;問他關於某對象或某人的問題時,即使他知道他們具有許多相沖突的特質,但他一律只挑選負面的部分;問及他的各種評價觀點時,他只是不斷地提出某一種簡單的、絕對的、化約的觀點。

簡單來說,當你用非黑即白、悲觀的視角去看待世界時,就會僵化。

當你的心理僵化時,你會被恐懼、擔憂和自我懷疑所困,然後被情緒、想法和短暫的衝動所吸引,而不是按照你更好的意圖生活,使你的行爲對你的健康和幸福長遠有害。

與之相對應的是,心理的靈活。

心理靈活是指一個人可以充分地接觸當下,不帶有批判性地面對和體驗此時此刻自己全部的內在體驗,允許它們按照原本的樣子存在。

簡單來說,即接納與活在當下。

這種心理靈活性意味着:即使環境變化,即使不同的事情發生,即使不同的想法和情緒出現,你依然有朝着你的價值方向選擇的自由;你願意面對和體驗,而不是迴避和控制你當下的一切心理活動,並依然有能力去跟隨一個長遠的價值方向的指引進而行動,而不是跟隨你一時的情緒、想法等而衝動、盲動或不動。

至於怎麼解決?

練習正念或接受心理諮詢的幫助,是比較快的方式。

讓大腦真正地放鬆——“正念呼吸法”

心裏有準備還是接受不了失敗2

一、降低目標難度,你的自信需要合適的目標。

接受不了失敗是因爲總是眼高手低,盲目地自信,自以爲能完成那個 你本身能力並無法達到的你理想的目標。

就像有兩座山崖,它們之間隔出一段懸空的距離,你站在其中一座山崖上準備跳過去,還沒有判斷自己能否跳過去,就覺得自己一定能跳過去,其實那段懸空距離很遠,你根本無法跳過去,在這種情況下的自信,結果也顯而易見了。

盲目自信帶來的挫敗感更強,而且頻率很高,最後甚至對失敗習以爲常。

就像你自以爲能考211甚至覺得985夠一夠也不是不行,其實實力只在普通一本,撐死只能考差一點的211,試想在普通一本的基礎上盲目自信,還以爲自己是211和985的水平,這樣想法基礎上的努力毫無意義,因爲把握不了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也不會全心全意地努力,這樣當失敗的結果出來,只會心有不甘,怪老天對自己不開眼,覺得失敗是因爲運氣不行,而永遠無法認識到是自己能力不夠的原因。

想要減少這種不必要的“失敗”,只有提前設定好適合自己能力的目標,換句話說,先得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水平。認識自己是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我們需要及時這樣做。

在對自己的能力有個充分認識後,設定目標,俗話說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那期望小一點合適一點,失望的機率不也小一點嘛。

二、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全力以赴

失敗了,你接受不了,那麼試問你問心無愧嗎,你認真地問自己,你有全力以赴嗎?

心裏有準備還是接受不了失敗 第2張
  

我想答案很大機率是否定的。因爲,正是因爲沒有全力以赴,纔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到什麼程度,纔會對失敗的結果極其不滿意,因爲說到底對自己還存有期待,能完成那個自己能力之外目標的期待,這還是盲目自信,對自己沒有清醒認知。

那反過來,如果全力以赴之後失敗了,還會懊悔煩躁放不下嗎,當然不。什麼叫全力以赴,以我個人經驗,是在爲某個目標奮鬥的過程中,心裏只持有一個信念,就是“我要成功,我會成功”,就是爲了這個信念,全心全意,摒除雜念,排除干擾和一切誘惑,一個勁地只往那個目標衝。

全力以赴,纔是面對“失敗”的.絕招,因爲你直接讓它在你心中不存在,或者減少分量。

三、哪有差錯成爲過不去的坎,只不過你從沒想解決那些差錯

爲什麼有些差錯會成爲過不去的坎,爲什麼會一次次想起那些差錯,有時還會感到懊悔,但

你有沒有想過,與其懊悔,爲何不想着從這些錯誤中汲取些經驗,爲減少以後類似的差錯做些準備呢?

有人說,人生就像闖關,沒過去的關你遲早還會遇到,老天就是要讓你必須過去那關才罷休。

那既然已經出現的差錯沒有被正確地認識和對待,肯定還會在人生中重新出現,我們能怎麼辦?只能正面對決啊,別做彆扭星人了,正視自己曾經的差錯,並儘可能回想自己在那些差錯中的舉動行爲,通過回想差錯,發現自己當時的不足,分析差錯出現的原因,想想正確的做法應當怎樣。不是有句話這樣說的,腦中犯的錯越多,現實中犯的就越少。

通過分析差錯,找到正確的做法,在腦中演示得多了,在下一次實際生活中就不會再出現同樣的差錯了。從這個角度看,差錯反倒是財富,是寶貴的經驗,這樣怎麼會有過不去的坎呢?

心裏有準備還是接受不了失敗3

1、給失敗換個概念

很多時候,阻礙我們行動的可能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我們腦子裏錯誤的觀念。

把腦子裏“失敗”的概念,替換成“暫時不成功”,面對挫折的時候,就會更加淡定。

短時間內,沒人能輕易擺脫失敗(窘境),不過這個糾正觀念的小技巧,已經足夠幫助你緩解焦慮了。

2、什麼是好的失敗

過去的成功對未來的成功很有幫助,因爲在這個過程中你得到了“有用的經驗”。而想要失敗給你帶來“有用的經驗”,那這個失敗得是“好的失敗”或者是別人的失敗。

“好的失敗”應該滿足三個條件:

-及時,一旦不對立刻有人指出

-對事不對人,錯了就改

-錯誤的代價小

對於自身的失敗,我們很容易解釋爲不利的外部條件;

對於別人的失敗,我們反而很客觀地從他的失敗中吸取教訓。

“如何失敗”是值得研究和學習的策略,失敗的價值是給我們提供反饋,反饋越有效,這個失敗越“值得”。

3、預測自己會怎麼失敗

谷歌母公司AlphabetX在遇到很難但可能實現的想法時,首先思考的問題是,導致這個項目失敗最大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這個問題有時會花上一天的時間,如果這個原因推翻想法,謝天謝地;如果不能推翻,代表項目沒有致命缺陷,那就繼續討論其他暴露出來的需要解決的問題。

X部門還會特意記錄被淘汰的項目:

一,不做無用功,不希望項目第二次提出時再花時間研究;

二,記下已有想法,這些想法可能因爲某些技術被攻克而被重新考慮。

心裏有準備還是接受不了失敗 第3張
  

4、在失敗前轉彎

管理哲學家查爾斯·漢迪有一個說法,每個公司的領導者都應該在辦公室畫一道拋物線,天天想一想你的公司到底是處於拋物線的哪個地方,是在拋物線的左邊還是在拋物線的右邊。

當你特別順的.時候,你應該提醒自己,我已經離右邊那半條線非常近了,這個時候你要幹一件什麼事呢?培育一條新的拋物線。

個人的成功往往也是這樣,當你覺得特別順的時候,應該意識到你已經陷入到一種惰性當中而不自知,這個時候的高歌猛進會讓你耽誤一件大事,那就是你忘了做自己的扳道工。

5、凡事做記錄,包括失敗

凡事做記錄是一個很簡單也很不被重視的方法,職業生涯中任何人都會遇到難題,解決難題就進步了。記錄的過程中還可以再一次思考,進步會更快。

歐美人喜歡記錄,發明一個東西,當時如何做實驗,哪些地方失敗了,今天依然能找到記錄。這樣經驗容易積累和傳承。而在中國,失傳反倒是個常見詞了。

失敗看起來像一個貶義詞,其實是個中性詞,你知道如何玩轉“失敗”,它就是好東西;你被失敗摧毀,它就是壞東西。

希望上述方法,可以改變你對失敗的看法,把“失敗”理解爲“暫時不成功”,和朋友交換一下各自的“失敗”,思考爲何會失敗,以及衡量一下你現在處於拋物線的哪個階段,記錄“失敗”。

TAG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