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物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兒童讀物/列表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啓人心智,引人深思。什麼樣的隨筆纔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1

我們班的安琪小朋友,他平時就喜歡動,上課無法安靜地坐着,不是躺在地上就是歪在板凳旁邊,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喜歡拿玩具玩,與小朋友說悄悄話。不喜歡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做遊戲,不遵守場合紀律和秩序。這個問題讓我感到很煩惱。

通過我最近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大班的孩子比小班的孩子好動,也許是小班的孩子年齡還比較小,心裏對老師有種恐懼感的原因吧,他們就比較聽老師的話,不怎麼動,但是大班的孩子是沒有幾個老實的`,都比較喜歡好動,除了那幾個性格內向的孩子之外。

我們班就孩子好“動”這個問題開了一個小小的家長會,我們請了一部分在學校裏比較好動的孩子的家長來參加了這個家長會。在家長會上,我們老師專門對家長們介紹了一下他們的孩子在學校裏的表現。在這些孩子身上發現的第一個問題是,老師讓孩子們坐好認真聽課的時候,他們的孩子很長時間內無法安靜地坐下,或者是在座位上歪歪斜斜扭來扭去的。再一個就是上課的時候總是拿些小玩具,做些小動作,或者是與旁邊的同學說話。老師問的問題還沒說完就忙着插嘴,吵吵鬧鬧,不能安靜地玩玩具。在羣體遊戲中,不能認真遵守遊戲秩序,總是搶着上場,不按順序來。有時候還打擾別人做遊戲。喜歡去欺負一些老實的小朋友,喜歡踩在板凳上跳來跳去的。

通過這次小小的家長會,我們班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比以前懂事多了,上課也變得認真聽講了。爲此我特別和安琪的家長溝通了一下,通過家長和老師一起的努力,安琪小朋友比以前有紀律多了,上課的時候總是認真坐在板凳上把手背在後面認真聽老師上課,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比以前強多了,喜歡和小朋友一起交流。老師和家長都感到很欣慰,這次小小的家長會真的很有收穫。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2

時間過得很快,一年一度的通訊操又開始了,週一開完會滿腦子的任務幹不完,說實在的幹幼教這一行,看似很輕鬆,其實很辛苦,苦中有甜、苦中有樂,特別是在春天事情特別多,又加上教學真是忙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第二天早晨入園後,我們兩個老師就開始着手器械操的事,本來我們兩個老師在前幾天爲了迎接六一偷偷地把彩旗拆了做了許多小旗子排了一塊全班的節目,動作都練得差不多了,中午午休時,我們一想,唉、把這個舞蹈當旗操那不是更省事嗎!一瞬間我們就做了個很荒唐的`決定。到了下午,我們找了幾個老師來看了一下,他們說還行,就這樣我們感覺輕鬆了不少。

過了幾天,園裏說道廣場上把操拉一遍,說實在的,我們老師都做不出那個味,過了一會,園長把班主任叫園長室開會,回來後班主任說、園長說不行旗太小,動作不是操的動作,這是我們的心情很壓抑,再有一天要錄像了,若是還不行,這如何是好。說真的做旗還真是沒少費勁。

通過我們再次請示園長,園長最後還是讓我們用這旗。我倆決定再把動作改一下,我們班的孩子就那麼聰明爭氣,用了不到一下午的時間新的旗操排成了。

通過這件事,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待每件事都要認真細心,千萬不能馬馬虎虎,否則會帶來更大的麻煩。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3

我曾經看到一則短文《烏龜與男孩》,它引起了我的共鳴。

小男孩很想和烏龜一起玩耍,但烏龜卻把頭腳縮進了殼裏,任男孩用棍子捅它,敲它的殼,把它掀翻在地上……也不見一點效果。爺爺看見了,便說:“不要用這種方法,來,我教你一個更好的辦法。”他讓男孩把烏龜帶進屋內,放在暖和的壁爐旁,幾分鐘後烏龜覺得熱了,伸出了它的頭和腳,主動向男孩爬去。“有時候人也像烏龜一樣,”爺爺說,“不要用強硬的手段逼迫他。只要以善意、親切、誠摯和熱情,使他覺得溫暖,他就一定會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

這個故事蘊含的道理與我們的教育很相似。如果我們居高臨下地以權威自居,去指責和批評孩子,或命令孩子去做一些事,那麼孩子就不會理會你,即使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了,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然而,如果你真誠地對待孩子,給予尊重、關愛、肯定,使孩子感覺到溫暖,那麼孩子就會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

爲了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我要求孩子飯後要擦嘴巴。一天午飯後,南南沒有擦嘴巴就來到我的身邊。我習慣性地用命令的口吻大聲說:“趕緊回去擦嘴巴!”原本快樂的南南情緒一下子低落了,怏怏地轉身去擦嘴巴。看到這一情形,我意識到自己行爲的'不當,於是,在南南擦乾淨嘴巴後,我親切地抱住他,並親了他一下:“南南的嘴巴擦得好乾淨,讓老師親親你!”沒想到,其他孩子見狀都紛紛擦乾淨嘴巴爭着來親我,那場面很溫馨,令我感動!我只是改變一點點,孩子的迴應就截然不同。

在一次語言活動中,我正講得興致勃勃,孩子們也聽得津津有味,昊昊卻開始坐不住了。這時,我伸出手朝昊昊做了個“ok”的手勢。沒想到,昊昊好像領悟到了什麼,馬上坐好了。幾分鐘後,昊昊又坐不住了,我又朝他做了那個手勢,果真很靈。活動結束後,我表揚了昊昊。傍晚,媽媽來接昊昊,昊昊高興地拉住媽媽的手:“媽媽,今天我聽講很認真,老師表揚我了,還朝我說ok呢!”沒有指責、命令,只是一個小小的手勢,傳達了教師對孩子的尊重和愛護,讓孩子感到了溫暖,並由此產生了愉快的情緒,孩子的行爲也就變得積極了。

因此,每一天,每件事,我們都應該做得更好。我們做得更好,孩子就會發展得更好。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4

今年是我第一年當班主任,在開學初有很多有經驗的老師都告訴過我,班主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輕鬆,雖然我作了十足的準備,但是說實話心裏還是很擔憂的。

開學後的兩個星期,有些幼兒哭鬧、有些幼兒沉悶、有些幼兒因爲不習慣幼兒園的生活,所以幾乎每位家長都會來詢問幼兒的情況,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詢問中不免會出現這樣的話語,“老師,我們因爲是獨生子女,所以我們很寶貝的,不能說重話”、“老師,你們這裏會不會給孩子曬被子,我們敏感的”、“我們的孩子吃飯乖嗎?你們喂不喂?”……一系列一系列的話,從家長的角度出發一切地顯得那麼自然,但是我隱隱地感受到了無比大的壓力,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當初別人對我的提醒。

可是擺在眼前的是不能逃避的'事實,我只有解決不能退縮,除了在幼兒園給孩子培養常規,還要給他們像媽媽的愛,面對家長,我建立了班級QQ和班級博客,把孩子吃飯、遊戲、睡覺的照片錄像呈現給家長看,將我們的教學內容也呈現給他們,讓他們在幼兒園之外也能隨時瞭解到我們班裏的情況,讓他們能放心地將幼兒交到我們手裏。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家長的配合下,開學這一個月來,我們班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好,孩子們愛老師,愛幼兒園,家長和我們也像朋友那樣交流着,一切都顯得那麼地和諧自然。我想這樣的和諧只是個開始,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工作,將我們班搞出特色,將孩子培育得更棒!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5

開學初,我根據小班幼兒的遊戲特點設置了若干個娃娃家,同時,在活動室的固定位置放置了一個“寶貝箱”,裏面是積木、紙盒、布、瓶子等低結構材料。幼兒如果缺少現成的遊戲材料,就可以去尋找合適的材料來代替。以滿足自己遊戲的需要。

●“水龍頭”的誕生

“老師,我們家有水龍頭了!”11月底的一天,天天笑眯眯地跑到我身邊拉着我往他們“家”走去。一進門,只見“廚房”裏擺着一個用管狀插塑拼搭而成的“水龍頭”——上面安了一根豎管作開關,下面連接一根彎管作出水管,還挺像呢!我故作不解:“你家要水龍頭幹什麼?”他說:“洗菜呀!”只見他“旋轉”一下“開關",把“蘿蔔"放在“出水口”,做出洗蘿蔔的動作。我誇道:“你想到可以裝個水龍頭來洗菜,這個‘水龍頭’太像了,你真棒!”

萱萱看見了也到“寶貝箱”裏找材料拼搭“水龍頭”,可她試了半天也沒成功。她來向我求助,我說:“水龍頭是天天想出來的,你可以去請教他呀。”在天天的幫助下,萱萱滿意地拿着“水龍頭”回家了。

分析:在實踐中,我發現小班幼兒角色遊戲情節的發展需依靠遊戲材料的支持,例如,他們看到娃娃家裏有小衣服,就會想到幫娃娃穿衣服,看到碗和勺子,就會想到喂娃娃吃飯……所以,當幼兒偶然拼搭出~個“水龍頭”時,他們就立刻聯想到了洗菜、燒水、洗手等。這樣,幼兒就把生活中和水龍頭相關的經驗遷移到了遊戲中,遊戲內容自然就豐富了。因此,“水龍頭”的出現對於娃娃家遊戲情節的發展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我捕捉到這一契機後,及時給予了肯定和鼓勵,使幼兒變得更加自信,也更樂意去嘗試新的玩法。

當幼兒來向我求助時,我鼓勵幼兒去請教同伴。這樣一方面有利於增進幼兒的交往,另一方面,讓幼兒做小老師去教同伴,教的一方會感到很自豪,學的一方也會更容易接受。

“寶貝箱”的設置給了幼兒一個自己根據遊戲需要尋找合適的遊戲材料的機會,爲遊戲的發展創造了無限可能。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水龍頭”的變化

在前一天遊戲結束後的交流分享中,我請天天介紹了他的發明,包括他把“水龍頭”安在了哪裏,要怎麼使用,有了水龍頭可以做些什麼,等等。之後,我請孩子們回家看看家裏的水龍頭是什麼樣子的`,和天天設計的是否一樣。第二天娃娃家遊戲開始前,孩子們進行了交流,有的說:“我家的水龍頭一擡把手,水就出來了。”有的說:“我家的水龍頭壓一下水就出來了。”還有的說:“媽媽帶我去飯店吃飯,洗手時我把手放在水龍頭下面,水就出來了!”

遊戲開始了,天天依舊拼搭了一個與之前一樣的“水龍頭”來用。其他幾個娃娃家的幼兒大多效仿天天的做法。“媽媽”樂樂在“寶貝箱”那兒忙乎了一會兒,也拼搭出一個“水龍頭”交給“爸爸”陽陽,不過她搭的和天天的不一樣。陽陽拿着看了半天,問:“這怎麼用呢?”“你按這兒,水就從那兒(指着彎頭處)出來了。”我問:“你是怎麼想到發明這樣的水龍頭的?”樂樂答:“媽媽帶我去肯德基洗手時我看到水就是這樣按出來的。”

“你也去搭個‘水龍頭’,我洗菜要用。”在另一個娃娃家,“媽媽”嬌嬌對“爸爸”傑傑說。傑傑爽快地接受了任務,一會兒就搭好了。嬌嬌高興地接過來往櫃子上一擺,卻發現“水龍頭”立不住。傑傑也試着擺了幾次,同樣立不住。他拿起“水龍頭”翻來翻去地看,自言自語道:“這是怎麼回事呀?”他來向我求助,我並不馬上解答,而是反問:“是呀,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時,嬌嬌建議道:“你重搭一個吧。”我說:“這個‘水龍頭’挺好的,立不住可能是因爲有點頭重腳輕,要不你試試稍微改動一下!”傑傑開始嘗試。只見他拆拆裝裝,又找來小零件支撐,忙了好一會兒。“快看,快看,‘水龍頭’不會倒下來了!”嬌嬌也興奮地說:“我們趕快來洗菜吧!菜要放在哪裏洗呢?對了.去找個東西當洗菜盆吧!”

過了幾天,“媽媽”佳佳在拼搭“水龍頭”時又加入了新的創意,她興奮地拿給“爸爸”貝貝看。貝貝問:“這個‘水龍頭’怎麼用呀?”“轉動上面的開關,水就會出來了。”佳佳說着就用一隻手去轉動加裝在豎管上頭充當開關的T形管,可她一轉,整個“水龍頭”就跟着移動了,於是她只好用另一隻手固定住“水管”,並吩咐道:“快,我放水,你來接水吧!”

分析:天天之前的經驗分享具有啓發作用,而我的提問又提示幼兒帶着問題去觀察、發現,爲幼兒經驗的遷移提供了基礎。儘管在後面幾天的遊戲中大多數幼兒還是以模仿天天的設計爲主,但這也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這種不斷的重複其實爲他們的創新打下了基礎。果然,在不斷的擺弄中,幼兒開始嘗試變換材料組合方式,繼而出現了新的創意。遊戲中出現“水龍頭”後,遊戲情節立刻就豐富了許多,幼兒洗手、洗菜、洗衣服、燒水……於是,根據遊戲的需要,水盆、抹布、衣架等物品也陸續添加到遊戲中,幼兒都玩得十分投入。

對待幼兒遇到的問題,教師要依靠細緻的觀察和敏銳的判斷,發現和捕捉其中的教育價值。當小班幼兒在遊戲中遇到困難時,我選擇了提問和等待,不急於把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直接告訴幼兒,而是鼓勵幼兒結合自身經驗用自己的方法來嘗試解決,我只在必要時作一些提示。對於一些共性的問題,我會在全面觀察之後讓幼兒在遊戲交流環節共同探討。

●多功能“水龍頭”的產生

在12月份的一次健康領域教學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觀看動畫片瞭解到了洗手的重要性,知道了爲什麼要用洗手液以及如何將手洗乾淨。

在幾天後的娃娃家遊戲中,傑傑花了很多工夫拼搭了一個造型複雜的“水龍頭”。我驚訝地上前問道:“咦,你家的‘水龍頭’很特別呀!”他帶着神祕的笑容說:“這個‘水龍頭’是帶洗手液的。”說完用手指了指黃色的管子:“這裏會有洗手液出來。”“是清水和洗手液一起出來嗎?”我不解地問。“不,上面的水管裏出來的是清水,摸一下這個黃色管子,手上就會有洗手液了。”“哦!原來是這樣,這個‘水龍頭’可高級了!”我由衷地誇獎他。

結合關於冬季的主題活動,孩子們獲得了許多關於“冬天如何使自己暖和起來”的經驗。在娃娃家遊戲中,我也引導幼兒圍繞“天冷了怎麼照顧寶寶”這一話題進行討論。一天.我發現佳佳拼搭了一個有紅色和綠色雙開關的“水龍頭”,她告訴我:“這個‘水龍頭’可以放出冷水和熱水。”“用哪個開關可以放出熱水呢?”她指了指紅色的那個。“爲什麼你設計了這樣一個既能出冷水又能出熱水的‘水龍頭’呢?”佳佳說:“天冷了,用熱水洗手就不冷了!”說着她開始演示怎樣洗手。這時,一旁的南南提醒道:“要先放冷水再放熱水!”“爲什麼?”“先放冷水再放熱水就不會被燙着了,我在家洗澡時,媽媽都是先放冷水再放熱水的。”

分析:當我看到娃娃家圍繞“水龍頭”開展的遊戲停滯不前時,我沒有急於告訴幼兒下一步可以怎麼做,而是相信他們,給他們時間,等待他們的發展。幼兒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較長的過程,相關經驗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遷移。因此,當認識到洗手要用洗手液,冬天可用熱水洗手時,他們就自然而然地把這些經驗通過遊戲行爲反映出來了。今後隨着經驗的豐富,他們還可能產生更多精彩的創意。此時教師要做的就是給予適宜的鼓勵和支持,爲幼兒的想象、創造創造條件。

小班幼兒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圍繞“水龍頭”發展出了很多遊戲內容,在讚歎幼兒想象力的同時,我們覺得這和豐富的遊戲材料、適宜的遊戲場景、寬鬆的遊戲氛圍以及和諧的師幼關係是分不開的。遊戲中,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觀察以及與幼兒對話給予幼兒適時的指導,支持和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讓幼兒成爲遊戲的主人,並引導幼兒通過交流、討論分享同伴的經驗。促進班級幼兒的共同發展。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6

晨晨是一個比較活潑好動的孩子,剛開始入園時有點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但是現在慢慢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天天都能高興的來幼兒園。這幾天,奶奶決定讓晨晨在幼兒園吃午飯,保證晨晨在中午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但是,這幾天晨晨來幼兒園總是不高興,還沒進教室老遠就聽到晨晨的哭喊聲,並且不願意鬆開奶奶的衣服,原來晨晨不願意在幼兒園吃午飯,每天中午放學,其他小朋友都來接,晨晨就開始坐在板凳上傷心,吃飯的時候吃得也不是很多,每天都如此。

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爲晨晨小朋友心理上的擔憂而造成了影響,他時刻害怕媽媽奶奶不接她回家,我們不斷的與她談話,舒緩他的緊張情緒,讓他明白家長會在放學時很快來接她。同時在每天中午吃完飯的時候,老師會適當的給與獎勵來鼓勵她做得更好,有好多次晨晨光顧着玩兒不吃飯,老師陪她吃到最後,讓她在心裏有個安全的依靠。這樣一來,現在的晨晨能跟得上其他小朋友的步伐,也不會哭鬧了,會常常跑來跟老師說:“老師,我長大了,奶奶待會兒就來接。”我欣慰的笑了。通過這件事情,我認爲作爲小班的老師更應該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及時給與她們心理的安慰。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7

小朋友們玩滑梯.矮小的陽陽一步邁兩個臺階地往上爬,顯得異常吃力。這孩子,多危險!萬一他一步站不穩摔下來,可怎麼辦?後面還緊跟着其他小朋友!我趕緊拉住他:“陽陽,這樣上滑滑梯很危險,要一步一個臺階地上。”可是,隨後幾次玩滑滑梯,陽陽依然是一步邁兩個臺階地往上爬,有一次還差點摔下來。爲什麼我的提醒不起作用呢?我着急地拉住陽陽批評他,陽陽顯得很委屈:“我能這樣上去的!我能像老師一樣走上去的!”啊呀,我每次上滑滑梯,不都是這樣“大跨步”上去的嗎?原來,孩子是以我爲榜樣啊!我不禁慚愧。

午睡時間,孩子們都已躺下來準備睡覺。我挨個兒整理着他們的小鞋子,走到想想的小牀邊,他突然擡起頭問我:“王老師,你在幹什麼呀?”我說:“寶貝快睡,老師把鞋子擺擺好。”第二天午睡整理鞋子時,我驚奇地發現想想牀前的小鞋子已整齊地擺放好。“想想,這是你自己擺好的嗎?”想想看了我一眼,說:“是呀!”我欣喜地表揚他:“哇噻,想想真棒呢,把小鞋子擺得這麼整齊!”“今天開始我要自己擺鞋子,像昨天老師擺的那樣。”想想驕傲地說。多麼可愛的孩子!我原本以爲,孩子剛入園,不哭不鬧已經算好了,擺鞋子這樣的事,過段時間再向他們提要求。沒想到,我隨意的.一個舉動,孩子競在不經意間就學會了。

幼兒具有好模仿的特點,特別是小年齡的孩子,與其說給他們聽,不如做給他們看,身教比言教更加重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爲,我們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都需要自我約束,言行一致,讓孩子從我們身上習得優秀的行爲習慣和做事方式!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8

天越來越冷了,我們班的小朋友們都帶上了厚厚的帽子,各式各樣的,很是好看。他們會給其他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帽子跟別人的帽子有什麼特別,自己的帽子是誰給買的等等。成了這幾天我們班小朋友很熱議的一個小話題。

不過,老師們卻發現的一個現象。小朋友進教室後都知道把厚厚的外套脫掉、把帽子摘掉。但是,孩子們只知道把衣服疊整齊卻把帽子隨手一扔,小帽子們被扔的亂七八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我應該在這件事教會我的孩子們點什麼呢?

我看到孩子們在玩表演遊戲過家家,突然想到,爲什麼不給小帽子們選一位“家長”呢?讓家長們精心管理他的小帽子們,鍛鍊一下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擔當感。

經過疊衣服比賽,我選擇了成振豔(女)小朋友,讓她來當“帽子媽媽”,負責我們班沒有放整齊的帽子們。接下來的幾天裏,成振豔小朋友都會早早來到教室,很自覺地來到放衣角,監督其他小朋友有沒有在疊好衣服的同時把帽子放整齊。如果她覺得帽子放的還是不整齊時她就會動手整理整理。等小朋友都把帽子放好了,她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這時,我總是不會忘記這個重要環節,叫所有的小朋友“參觀”一下放衣角。特別看一看帽子有多整齊,然後組織所有的小朋友把鼓勵的掌聲送給“帽子媽媽”成振豔。這時的'成振豔小朋友總會露出自豪的笑容。

很多孩子也會跑到我身邊,告訴我,他們也想當“帽子媽媽”,甚至有的小男孩也要當“帽子媽媽”。我問小男孩,你們是要當帽子的“媽媽”還是“爸爸”?他們會笑着說男孩是當“帽子爸爸”的。

看到美工區的彩筆和閱讀區的圖書總不是那麼整齊。於是,我們班又接着選出了“彩筆爸爸”許春福,“大書爸爸”馬浩圓,也準備再爲班裏選“板凳媽媽”等等。

這些“小家長們”一週替換一次,還是以選拔的形式。孩子們當的很負責,做的也很開心。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9

最近,和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孩子們說,老師也是喜歡我的,老師也愛我的,這就引起了我的重視,孩子們怎麼會這樣議論呢?

有一次,我在教室整理東西,班上的韓晨媛小朋友正好走過來,我就對她說:“請你幫我把一隻盒子拿過來,好嗎?你拿的動嗎?”她高興地說:“我拿得動,老師我來幫你拿吧,”幫我拿好走開時,她看到小朋友就說:“老師也是喜歡我的,老師也愛我的,還請我幫忙呢!”過了一天,韓晨媛小朋友又對其他小朋友說:“老師不是隻有喜歡龔益一個,也喜歡我的,還請我幫忙做事呢!”

聽着孩子的話,我覺得有點心酸,我們老師在平時的工作中,面向全體幼兒時,可能會對能力比較弱的孩子關心的不夠,可能忽略了這部分能力弱的孩子,生怕他們能力弱,而完成不了老師的任務,可能給他們少了點鍛鍊的機會,忽視了他們的想法,所以造成了孩子們的誤解,在孩子們看來,老師請誰幫忙,就是老師喜歡誰,愛誰,誤以爲不讓他們幫忙就是老師不喜歡他們了。其實我們老師的出發點不是這樣考慮的,我們覺得應人而異,適當保護能力弱的孩子,現在看來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也許,我們在工作中有過份的舉止,有過激的言行,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傷害,給家長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也許我們在工作中只是爲智育而教學,忽視了情感的投入,忽視了情感的.培養,使孩子享受不到愛的關懷……;

那我們老師怎麼樣能做到對孩子們的一視同仁,把愛均衡的分給每個孩子呢?我覺得要做好這一點,它既是對我們工作的鞭策,又是對我們工作的期望。她使我想到了很多……

愛是一種寬容,愛是一種體貼。對於能力差一點的孩子,多一個鼓勵的目關,多一句悄悄的花語,多一次合理的評價,將會給孩子留下愛的回味。

愛是一種責任,愛是一種追求。愛每一個孩子,是我們老師的責任,也是我們每個老師所追求的,只有孩子們健康快樂了,我們老師的愛沒有白白的付出。

愛是一種給予,愛是一種付出。將自己的身,將自己的心,奉獻給事業,奉獻給孩子,和孩子們共成長,同快樂,纔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老師以生爲本,要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感受,多給孩子一點愛吧。因爲只有老師心中有孩子,老師的真愛才能永在。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10

今天,我們開展了音樂活動“看朋友”,在活動中,我們嘗試了音樂遊戲,開輕軌進行節奏走路,我用情景性的語言告訴幼兒開輕軌時小腳要站穩,這樣才能剎車剎住,不會撞車。孩子們沉浸在遊戲中。遊戲結束後,我和孩子們自由活動,孩子可以自主休息。我看到宇傑孩子“剎車”,而且在做錯誤的動作,我便和他練習“剎車”,有點累了,我把雙腳倘出去,宇傑就說:“趙老師,這樣危險。”我說:“我現在不在開車啊。”他說:“你這樣我們也要學的。”我只能把腳收進來,端正的坐着。

看着孩子半懂事的樣子,不禁心頭一動。這些幼兒在班級雖然才第二學期,有時還會不肯來上學,有時還會哭哭鬧鬧,但他們已經與我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們關心我們,就像我們關愛他們一樣。孩子說的這句話,不就跟我們平時教育、囑咐孩子差不多嗎?

模仿是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是他們更願意模仿與自己親近和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於我們班級老師說話的語氣語調,還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這些孩子們對我們的關心比我們還細心。他們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有時還會很天真地請父母都來學學。學學我們的髮型、衣服,甚至舉止言行等。這些可愛的小傢伙眼裏,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都是好的。所以我們作爲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言行舉止。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讓幼兒成爲模仿的對象,並在他們的行爲中反射出來。我們對孩子的關心,孩子們就會關心我們,我們對孩子粗暴,孩子也會不友善。所以孩子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你在鏡子裏怎樣表現,孩子就用自己的行爲來回報我們。

我們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在孩子面前我們要學習三思而行!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11

在進行大班主題《了不起的中國人》時,孩子們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知道了自己是中國人,中國地大物博,有許多了不起的地方。在欣賞建築的過程中,孩子們對天安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在建構區裏有意識地投放了一些操作材料——報紙、紙盒、雪花片、一次性筷子、木頭積木、牙籤、顏色筆、膠帶等,滿足孩子們搭建的願望。對天安門這樣特徵顯著的建築,孩子們會用何種材料,何種方式進行表現,我心中也沒有明確的方向,只是提供多種選擇,讓孩子們自己去作出判斷。

第一天:來自同伴的質疑

文靜的Ethan,一早來園就進入了建構區,他首先發現了大小不同的紙盒,便拿在手裏左右擺弄,一會兒鋪在地上,一會兒拿在手上。最後,他把大小不同的紙盒粘在一起,圍成了一個正方形的圍牆站立起來,並用大大的鞋盒蓋在了正方形的圍牆上當屋頂。

Ethan似乎很滿意自己的作品,對一旁的翔翔說:“我的天安門搭好了。”翔翔轉過身,仔細地觀察着紙盒天安門,還用手碰了碰。正當Ethan滿心歡喜地等着翔翔稱讚時,翔翔卻說:“一點也不像天安門,只是像座正方形的房子。”Ethan非常不服氣:“你覺得哪裏不像天安門?”翔翔不假思索地說:“天安門的屋頂是扁扁的、長三角形,兩邊的屋檐是往外往上翹的,像廟宇一樣的屋頂,你搭的'屋檐是平的,沒有往外翹的感覺,城牆是大於屋頂的長長的長方形。”隨後,翔翔也拿起積木擺弄起來。

紙盒常常是孩子搭建建築物時首選的材料,Ethan用紙盒搭了天安門,但這一造型卻受到了同伴的質疑。翔翔鮮明地指出了天安門的典型特徵,恰當的質疑是幼兒自主學習和探究的催化劑,從而引出了新的問題:怎麼搭建天安門的翹屋檐?

第二天:什麼材料最合適?

第二天早上,翔翔如約來到建構區。Ethan已經換用木頭積木搭了一所三角形屋頂的房子,三角形屋頂的房子比正方形的房子結實多了,Ethan顯然對自己的創作很是得意。翔翔看到後,也用積木搭起來,接着兩個好朋友蹲在地上一起擺弄着。搭着搭着,翔翔又皺起了眉頭,突然指着牆上天安門的照片說:“積木搭的屋檐是平的三角形,沒有往外翹的感覺,這樣還是不像。”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起來。Ethan跑過來問我:“金老師,用紙盒搭不像,用積木搭屋檐也沒有往外翹的感覺,這可怎麼辦呢?”我覺得這是一次讓孩子主動探索的好機會,於是就說:“你們看看建構區裏還有什麼其他的材料比較合適搭建天安門的翹屋檐呢?明天你們再試一試,然後比一比就知道了。”他們倆同意了我的觀點,Ethan堅持用積木繼續搭天安門,而翔翔決定嘗試用雪花片搭建天安門屋檐。

孩子們在同伴討論的過程中,更加清楚地把握了天安門翹屋檐的特徵,對自己的作品有了更完美的要求。從常理而言,我更加傾向於雪花片的使用,但我剋制住了自己的想法,希望給孩子們通過自主嘗試獨立問題的機會。

第三天: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完美

Ethan和翔翔搭建天安門用什麼材質更合適吸引了其他孩子的關注,大部分孩子都認爲用雪花片來搭更合適,可以將細小的變化表現出來。這時Ethan有點動搖,他停下自己的活,不時地看翔翔那邊的情況。我感覺到Ethan似乎就要放棄,於是就在他的耳邊說:“相信自己,再堅持一下,說不定就會成功呢。”

Ethan在圖片前觀察了許久,最後他看到了形狀不規則的積木,心想:用這些不就可以搭出翹屋檐的屋頂感覺嗎?他連續用了兩個不規則形狀的積木進行疊加,左右兩邊的翹屋檐就此產生,意想不到的成功突然降臨,Ethan也忍不住手舞足蹈起來。接着,他又再次回到原來的紙盒天安門前,把原先平的屋頂拆掉,利用紙盒的90度折角,剪了個有折角的紙板作爲三角形屋頂粘在城牆上,完成了翹屋檐的製作,然後將原來的城牆再粘搭變長,剪出拱形的門洞粘貼在城牆下,用牙籤和紅色紙製作成小紅旗粘在城牆上。他又成功地完成了紙盒天安門!

翔翔用紅色的雪花片圍起了一個長方形的城牆,經過不斷地拆搭嘗試,三角形往外翹的屋檐輪廓出來了,而且城牆下拱形的5個門洞用白色雪花片也拼搭了出來。翔翔得意極了。

困難是幼兒探索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Ethan在嘗試過程中沒有得到大家的支持,幾乎要放棄時,教師及時給與Ethan鼓勵和支持,激發他繼續探索的勇氣。方法總比問題多,Ethan終於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了心目中的天安門,而這一成功體驗又讓他對自己的第一次作品做出了修改。可見,當一個孩子成功應對挑戰後,他學習與創作的熱情就會遷移到其他類似情境中去,再次驗證自己的經驗,並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第四天:成功完成“心中的天安門”

Ethan和翔翔一早來園後,又再次進入了建構區。他們互相幫忙,用紅色手工紙和牙籤製做成了城牆上的五星紅旗,用粘土將紅旗粘在了雪花片搭的城牆上,最後兩人一起完成了“雄偉的天安門”搭建時,兩個男孩相視一笑,然後歡呼:“終於完成了。”旁邊的孩子們不由分說拍起了小手,並紛紛舉手表示:“這纔是真正雄偉的天安門,Ethan和翔翔真了不起。”

經過4天的努力,孩子們通過嘗試,瞭解了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可以完成同一個作品。孩子們的生活、學習離不開同伴的交往,他們在與同伴交往互動中輕鬆地獲得信息,並在交流互動中加工信息,反饋信息,將知識相互遷移,相互影響。尤其是大班孩子,同伴的影響力大大增強,在活動中,老師藉助同伴間互動所發生的積極影響,可以在教室中營造出濃厚的探索氛圍,同時促進了孩子思維的發展。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12

每天下午孩子們起牀後,老師都會給一些睡覺時弄亂了頭髮的女孩梳頭。最近幾天,我發現弄亂頭髮的孩子增多了。一天下午,我一邊給孩子梳頭髮,一邊問午睡時值班的保育老師:“孩子們最近睡得不好嗎?怎麼那麼多孩子的頭髮都弄亂了?”保育老師用手指了指遠處,說:“你看。”我順着她示意的方向看過去,發現佳佳正在悄悄地故意弄亂自己的頭髮。我有點奇怪,便脫口而出:“佳佳,你幹嗎把頭髮弄亂啊?”佳佳輕聲地說:“我想讓你給我梳頭髮。”我突然意識到可能是我平時冷落了孩子,孩子纔會這麼做的.,我趕緊說:“來,老師給你梳個漂亮的髮型。”佳佳很乖地配合我幫她梳頭髮,表情甜蜜蜜的。梳完後,佳佳摸了摸自己的頭髮,很滿意地跑回自己的座位。我發現,孩子們喜歡我幫她們梳頭,並不是因爲我梳的髮型有多好看,而是因爲喜歡在我懷裏和我親密接觸,喜歡我在幫她們梳頭時和她們說話,會誇她們,會抱她們。我不由得反思自己平時的言行,由於大班班額較大,我平時都比較忙,很少會像在中小班時那樣蹲下來擁抱他們,親親他們的臉蛋,等等。這件事讓我明白孩子雖然到了大班,但還是渴望與教師親近,渴望教師的愛,而我卻忽略了孩子們的需要。

還有一件事對我的觸動也很大。那天午飯時分,配班的老師因臨時有會議沒回班,我只能一個人到食堂去打飯,等我把滿滿兩桶飯菜提到三樓活動室時,我的腰都直不起來了。而這時,我看到有幾個孩子還沒回座位做好開飯的準備,其中就有平時特別淘氣的小杰。我說:“你們怎麼這麼不懂事啊,老師的腰都要累斷了,你們還亂跑,不準備吃飯了?”說完,我就去消毒櫃裏拿餐具,等我拿回餐具一看,別人都回座位了,只有小杰提着小椅子還在那裏晃悠。我特別生氣,大聲說道:“小杰,你怎麼回事啊,爲什麼還不回座位?”小杰怯怯地說:“老師,你說你腰疼,我給你搬椅子呢。”聽到孩子的話,我很內疚。我接過椅子,摸了一下小杰的頭,“謝謝你,小杰。”“不用謝,老師。”多麼可愛純潔的孩子啊。

這兩件事對我觸動很大,讓我意識到,平時在空閒的時候,在心情好的時候,我們或許能做到親切地對待孩子,與孩子進行良好的互動,但當忙碌的時候、勞累的時候、煩躁的時候,我們可能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冷落甚至傷害孩子。孩子的言行提醒了我:孩子們需要我,我應該做得更好。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13

愛是沙漠中的一杯清水,滋潤你的心田;愛是失意時一句鼓勵的話語,激起你的鬥志;愛更是黑暗中的那一點光明,照亮你前行的路。

同樣的愛孩子也並不一定是說你要對他們做出多大的貢獻,相反的.,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恰恰最能體現出對孩子的"愛",一句"你真棒"就會讓他們心花怒放,高興好久:親一親他們的小臉蛋就會讓孩子們體會到來自媽媽般的關愛。現在的孩子懂得的道理越來越多,當孩子犯了錯誤時並不一定要打罵才能制止,嘗試給他們講一些簡單的道理,讓他們知道自己犯錯的原因,最後自來一些鼓勵性的語言。我相信這種教育方式會更令孩子和家長接受,因爲我們在盡我們最大的努力用"愛"來感化孩子們。

我們的"愛"很渺小,很平凡,但我們卻用我們渺小平凡的"愛"做着既不渺小也不平凡的事情。那毫不起眼的"愛"往往是孩子最需要的。關注所有的孩子讓他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下,讓他們茁壯成長。只有真誠的愛孩子,才能讓他們更好的成長。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14

初到大三班,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孩子,着實給了我這個新教師不小的挑戰。怎樣儘快跟孩子們熟悉起來是我首先面臨的問題,一個一個點名似乎有點生硬,不如就從說“我愛你”開始吧!

第一天,當我對着每個孩子說出“我愛你”時,孩子們大都欣喜極了。有的大聲迴應着“老師,我也愛您”;有的報以羞澀的一笑;有的則用了“比較級”的詞“老師,我更愛您”。就是這簡單的問候縮短了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使我與他們從第一天起就相處得很融洽。我也因此記住了他們的名字,初步瞭解了他們的個性。

一天早上.小宇牽着媽媽的手走到活動室門口,輕輕地跟媽媽道別:“媽媽,我愛您!”然後,在媽媽的臉上輕輕一吻。小宇媽媽笑着說:“寶貝,我也愛你!”好溫馨的一幕。又有一天,孩子們在自由活動,小荔突然跑過來說:“老師,您能抱抱我嗎?”我馬上把小荔緊緊抱住,並說:“當然,老師很愛你!”自此,在跟孩子們說“愛你”時,我還會抱抱、親親他們。孩子們也越來越喜歡與我親近了,時常讓我感到無比溫馨。

然而,孩子們有時也會出現難以控制自己情緒的行爲。比如,一天下午,我連續彈了多遍收玩具的鋼琴曲,但還是發現有一些玩具散落在地板上,那些已經收好玩具的孩子則在座位上大聲講話。在接下來的問候環節,我故意沒說“我愛你”,而是改爲“下午好”。本以爲孩子們對此不會在意,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小宇跑過來問我:“老師,剛纔您爲什麼不說‘我愛你’,而改成了‘下午好’?"這時越來越多的孩子圍了過來:“對啊,爲什麼不說您愛我們呢?”“是不是因爲我們剛纔不乖,沒有收好玩具,沒有安靜坐好?”“看來你們挺懂事的.,老師剛纔確實有點不太高興。”“老師,我們以後不會這樣了!”孩子們爭着說,“老師,我們更喜歡您說‘我愛你’!”聽了他們的話,我很感動:“老師相信你們,老師也很愛你們!”

就這樣,“愛”的故事每天都在繼續着。看着孩子們越來越喜歡我的問候方式,越來越大方地說出“我愛你”,越來越喜歡與我親近,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就像有首歌裏唱的那樣:“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誇誇我,愛我你就抱抱我……”愛孩子,就多陪伴、誇獎、擁抱他們吧,讓愛開啓孩子美好的一天,讓愛開啓孩子美好的人生。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15

幼兒園門口哭泣的爸爸

金秋9月,迎來了新入園的小班的寶寶們。

在孩子們來園的第三天,我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幼兒園門口,迎接每一個孩子。當我把帥帥從爸爸懷中抱過來時,帥帥大聲喊着:“我不要上幼兒園,我不想上幼兒園!”爸爸的服角這時也溼潤了……我把帥帥抱回班,安撫好情緒後,繼續迎接來園的孩子。這時,我發現在幼兒園門口的樹叢中,有一個高大的身影,眼裏充滿了淚水,望向幼兒園大門,那正是帥帥的爸爸。

晚上一到接孩子的時間,帥帥爸爸站在家長隊伍的最前面,第一個把帥帥接走了。當我一一給圍上來的家長們反饋孩子的情況後,已經是6點多了,剛想轉身回班,突然聽到帥帥的聲音:“甄老師,我喜歡你!”循着帥帥的聲音望過去,帥帥正在和媽媽一起玩耍,爸爸走到了我的身邊,說:“甄老師,已經3天了,每天早上送兒子來幼兒園實在太痛苦了,他每天都哭着不願意來。昨天晚上我問了他爲什麼不喜歡來幼兒園,他就說因爲幼兒園裏沒有媽媽,我問他喜不喜歡幼兒園,他說喜歡,因爲喜歡甄老師……”還沒等我回答,帥帥爸爸繼續說:“甄老師,您知道麼?他媽媽好不容易懷孕生了兒子,而且爲了兒子已經辭職全職在家帶孩子了,我們真的受不了孩子有一丁點兒委屈,看着他哭,我們心裏特別難受,他哭着說不想來,我這一天什麼都幹不下去,就盼着您發微信,盼着您給我們發孩子的照片……”就這樣,帥帥爸爸反反覆覆說了半個小時,我也針對帥帥爸爸的擔心給予了細心、細緻的解答,帥帥爸爸說:“可能是我和他媽媽的分離焦慮太嚴重了。”

“分離焦慮期”是小班幼兒入園時必然經歷的一段時期,是孩子離開熟悉的家人時出現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我們嘗試多種方法幫助孩子們緩解分離焦慮,例如,通過家訪走進孩子們熟悉的家中陪伴幼兒一起玩耍,讓孩子們儘快熟悉老師;開展豐富多彩的預入園活動,使幼兒在熟悉老師的基礎上熟悉幼兒園的環境,熟悉同伴,等等。近年來,80後家長增多,自己是獨生子女,孩子也多是獨生子女,所以對於孩子的呵護、關愛尤爲明顯,家長對於孩子的依賴也更加深刻,入園焦慮情況越發嚴重。很多家長送孩子來園時,孩子在班裏哭,家長在門口流淚,不斷地囑咐老師要多關注孩子的一切,逗留在幼兒園門口不願離開,一天坐立難安,度日如年,不思飯菜……家長同樣面臨“情感斷乳”的心理衝擊,他們擔心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生活常規,擔心孩子自理能力弱,老師照顧不好自己的孩子。這些現象在師帥爸爸身上表現得尤爲明顯,對帥帥爸爸的這種情況,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措施一:每天預約談話

在和帥帥爸第一次溝通後,我發現帥帥父母的分離焦慮比孩子更加嚴重。每天早上,帥帥爸都要不停地和帥帥講道理,一直到幼兒園門口;當我們抱起帥帥的時侯,帥帥已經鬆手找我抱,可帥帥爸的手依然還在兒子的身上,不捨得鬆開。在帥爸向我訴說了他的心情後,我和帥爸約好,每天晚上我都會和帥爸進行溝通,細緻地反饋帥帥在園一天的情況,帥帥爸爸對於此項舉措非常開心。

一週很快就過去了,帥帥早上來園的時候,牴觸情緒好了很多,能夠主動找老師抱着入園,但是帥帥爸爸的情緒絲毫沒有緩解,早上剛把孩子送到我手中就說:“甄老師,別忘了晚上的預約談話啊!”

到了和帥師爸爸約談的時間。“甄老師,帥帥怎麼樣?早上進去後哭沒哭?中午吃飯怎麼樣?吃沒吃?上午哭沒哭?有沒有跟着老師一起做遊戲?”沒等我說話,帥爸一連串的問題向我襲來!“帥帥一進幼兒園門就不哭了,今天上午玩得特別開心;早上吃了一個豆包,兩塊餅乾,喝了一碗牛奶;中午吃了一碗米飯、兩個丸子、一點白菜,喝了兩碗芙蓉湯……”帥爸迫不及待地打斷我:“中午睡覺了麼?玩兒得好不好……”等我一一解答完,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再次分析帥爸的情況,父母的分離焦慮比孩子還嚴重,而且很難自己度過這個焦慮期。於是,我和帥爸預約了第二次家訪,和家長在家中進行更加細緻的溝通。

措施二:“特殊”家訪

之所以稱爲“特殊”的家訪,因爲以往的家訪都是因爲孩子,而本次的家訪是因爲“家長”。帥帥爸媽都非常清楚如何度過分離焦慮期,也非常明白應該怎樣配合老師,只是自身的焦慮太嚴重,以至於身陷其中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在家訪過程中,我們主動向家長說了我們瞭解的帥帥:平時都是媽媽陪伴;最喜歡吃麪條、包子、雞腿,不太喜歡吃蘑菇、油麥菜;語言表達能力強,敘事清楚,最喜歡的繪本是《好餓的小蛇》,而且能夠完整地把故事講下來;能夠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喜歡和同伴一起玩耍,社交能力較強;最喜歡奧特曼和汽車……當我們把這些內容說給帥帥爸媽聽的時候,他們邊聽邊點頭,帥帥爸說:“甄老師,沒想到僅僅一週時間,您居然這麼瞭解我兒子,我真的是有點兒瞎擔心!”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和帥帥爸媽溝通後,我還和帥帥一起玩耍、唱歌、畫畫,帥帥爸爸看到兒子如此喜愛老師,頓時放心了許多。

措施三:大班家長現身說法

至此,帥帥爸媽稍微寬心了些。但是,帥爸是所有家長們的縮影。爲了幫助家長們順利度過此階段,我們請來了大班的三名家長現身說法,分別講述自己孩子入園時的真實表現和自己的解決辦法,用自身的.經歷幫助新生家長們用正確的心態對待幼兒的分離焦慮。

其中一位家長分享了“臨走前給孩子裝十個吻”的方法,用來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並建議家長不要把焦慮、不放心的情緒展現或傳遞給孩子;還有一位家長分享了她當時記錄孩子每天入園情況的日誌,幫助新家長了解孩子入園適應的過程以及作爲家長心態的轉變;另一位家長提出:“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樣也是幫助幼兒緩解分離焦慮的好方法。”在會上,新老家長進行了互動,老家長們知無不言、事無鉅細地解答着新家長們的疑問和顧慮,着重介紹了新家長們最關心的園所伙食情況,幼兒間出現交往問題時家長的心態和解決方法,及如何配合班級教師開展好育兒工作等。

座談會後,新小班家長紛紛發來信息表達感謝,家長們一致認爲:相信孩子,相信老師,同時自己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要放心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幫助孩子們愛上幼兒園。帥帥爸爸在兩天後又找到了我,說:“甄老師,我發現了,不是孩子離不開我們,是我們離不開孩子,當我們不再那麼焦慮的時候,我兒子真的沒事兒了,現在每天都能高高興興地來幼兒園了,真的太謝謝你了。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16

現在流傳一句話“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由此可見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安全意識差,隨時會出現各種情況,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要善於抓住機遇,隨時對幼兒進行引導。教師多一份愛心、多一份愛護,重視在日常生活中隨機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使幼兒掌握一些基本安全常識,增強幼兒自我保護的技能,做到防患於未然。

一、結合日常生活實際進行安全常識教育

1、培養安全意識

(1)讓幼兒指導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電話號碼。

(2)遇到陌生人應該怎麼辦?

(3)告訴幼兒如果走失怎麼做。

瞭解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識,對幼兒進行一些交通安全常識教育:認識交通標誌、瞭解交通規則、知道乘車的安全知識。通過遊戲“馬路上的車”、“信號燈”,讓幼兒初步懂得簡單的交通規則。

2、教育幼兒保護自己的身體器官

(1)管好“入口”,教育幼兒不把一些小玩具放在嘴裏,吃飯時不邊吃邊說話,或邊吃邊笑,以防食物嗆入氣管。

(2)保護眼睛:現在的孩子喜歡看電視,教育幼兒看電視時保持距離,時間不要太長,不用髒手去擦眼,玩剪刀、竹子、木槍時注意不要刺傷自己或別人。

(3)保護牙齒:不用牙齒啃過硬的東西,少吃甜食,勤刷牙,講好口腔衛生。

(4)保護耳朵:洗頭或洗澡時不讓水進入耳朵,有小蟲進入耳朵,不要亂掏,要告訴大人。

二、根據季節選擇適宜的教育內容,在不同季節裏安排不同的學習內容,利用季節特徵進行教育。

春季:天氣變化明顯,傳染病多,在日常生活中結合幼兒實際開展系列教育活動“生病以後”,讓幼兒瞭解疾病對人的危害,身體難受要告訴大人。

夏季:天氣炎熱、氣溫高、蚊蟲多,可對幼兒進行蚊蟲叮咬的教育。結合實際進行遊泳玩水的安全教育。夏天雷雨多,教育幼兒瞭解雷雨天應該怎樣做。

秋季:秋天氣候比較乾燥,開展防火教育,讓幼兒認識防火標誌,讓幼兒瞭解活在適應怎樣自救,並組織幼兒進行安全演練。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17

春天悄悄地來了,爲了把春天請進我們的教室,我和孩子們商量着以“春來了”爲主題,佈置教室裏那一面大大的主題牆。爲了進一步增強大班孩子的主人翁意識,提高他們的參與熱情,我讓他們自己出主意、自己來佈置。孩子們興致盎然,立刻熱烈地討論起來,一張張紅撲撲的小臉上溢滿激動的喜悅,他們七嘴八舌,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最終基本達成一致意見:牆壁下面用小花小草來佈置,而草地上的內容則由他們自己發揮,每個孩子畫一幅畫來裝飾。

雖然這個想法比較傳統、單一,欠缺點新意,但我還是尊重孩子們,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路大膽地做。小花小草由我們老師來製作、裝飾。我給每一位孩子發了一張白紙,讓他們畫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孩子們立即投入到自己的繪畫創作中,這一次繪畫,他們比以往更加認真。

等到孩子們將自己的作品交上來,當我們嘗試將一幅幅畫貼上牆時,孩子們自己也發現牆面顯得雜亂,並不好看。於是,我引導他們再次討論,哪些是春天的特色,可以把畫作上的內容遷移到牆壁上。這時候,孩子們的想法不再單一,而是充滿了創意,說可以放飛風箏,可以懸掛柳條,可以用手掌印小動物的腳印……

有了這個新的創意,剛纔孩子們畫的畫就暫時沒有用了。晚上放學之後,我逐一收好他們的畫,用一個紅色塑料袋紮好放在一邊,可是下班的時候忘了帶走,遺落在洗漱間裏了。

第二天早晨,一個細心的孩子看到了。他沒有直接找我,而是叫了幾個孩子立刻打開塑料袋,就像發現重大文件一樣,互相交流着:“快,我們一起來拯救這些畫!”“把這些畫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怎麼樣?” “老師是收在這裏的,還是故意紮好要扔掉啊?”……

就在他們激烈爭論時,有個孩子看到了我,立刻跑過來拉着我的手,急急地說:“老師,我們的畫是怎麼回事啊?怎麼會放在地上?”我被他拉着走近“事故現場”,剛準備說話卻又被其他小朋友的嘟噥聲打斷。“這些畫是我們自己想出來的,怎麼可以扔掉呢?” “爲什麼要扔掉呢?”……孩子們臉上的委屈不滿還有無措,我全都看在心裏,那個包着畫稿的紅色塑料袋,剎那間在我眼裏變得特別刺眼。

我第一時間拿起塑料袋,整理好裏面的所有畫作,接着,一邊安慰着孩子們並把他們送回教室,一邊思考着該怎樣和孩子們解釋。我意識到,如果這件事沒有處理好,不能讓孩子們消除剛纔的事情給他們所帶來的陰影,會嚴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對他們的情緒肯定會有影響,甚至可能涉及他們的將來。

我決定,還是和孩子們坦誠相對。於是當着孩子的面,我說:“‘春來了’主題牆的設計是我們小朋友自己設計的,並且經過實踐,發現了更有創意更新穎的方式,那麼這些畫作老師就覺得沒有用處了。所以,昨晚老師是想趁着你們都回家了,把它們帶走扔掉的,可臨走的時候忘記了,你們今天看到的,是老師想扔掉的,老師跟你們說聲對不起!”孩子們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似乎難以置信。可能他們覺得老師真像小孩子一樣跟他們賠禮道歉,有點驚訝了。然後我又對他們說:“能原諒老師一次嗎?”一陣短暫的寂靜後,孩子們天真地、異口同聲地大聲說:“原諒呢!畫還在呢……下次我們畫得更漂亮一點,老師就不扔了,對嗎?”聽着這樣的話,我的心裏像注入一股暖流,爲孩子們的可愛,爲孩子們的理解,爲孩子們的寬容。謝謝你們,我親愛的孩子們!

最後,我們商量着這麼優美的作品怎麼辦呢?小朋友們再次自己商量,決定做一個以春天爲主題的'展牌,將小朋友的一部分畫作佈置在上面;還可以挑選一些畫作送給小小班的小朋友們,讓他們裝飾自己的教室;也可以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佈置自己房間的春天!

每一個孩子的勞動成果都應該得到應有的珍惜,因爲這是他們各有特點且獨一無二的思想結晶,也是幼小的兒童對這個如萬花筒一般的世界的最初夢想。而我們,更應該義不容辭地去保護、去善待孩子們每一次的勞動成果。學會珍惜體會孩子們的心情,才能真正感悟到與孩子們一同成長的快樂。老師做錯事情及時道歉,也讓孩子學會了勇於認錯、誠實坦白、寬容大度。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18

分享行爲是幼兒親社會行爲的一種表現,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現幼兒的各種行爲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表現:兩個孩子爲了同一件玩具發生爭吵甚至打鬥;有的孩子寧願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願把它讓與別人玩;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總想佔爲己有,幼兒們總會因爲各種爭搶而衝突不斷。然而,這些行爲都不利於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次,晨間活動中,我發現個別小朋友在玩桌面玩具時,總是吵吵鬧鬧、爭搶不斷,甚至小朋友會因此而打起來。總是會聽到小朋友不停地說:“老師,他搶我玩具。老師,他拿我玩具。”我會耐心地告訴小朋友:“玩具是大家的,小朋友要一起分享玩具。”可是無論我怎麼開導,他們都憋着小嘴,很不開心。就好像自己心愛的東西被別人搶了一樣。老師怎麼調節都不高興。甚至,有小朋友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去搶,搶不到就打。有些小朋友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把玩具全部撒到地上,好像再說:“我沒有玩具,大家也都不要玩”。這讓老師很是頭疼,經常爲此而發火。但總這樣也不是辦法。有一次,我去隔壁班老師那借東西,就看到這位老師在給小朋友講《小豬的野餐》,這是一個關於分享的故事。我仔細聽了下去,發覺故事很有趣,便給小朋友們分享了這個故事。並請小朋友將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自己的好朋友,幼兒們在遊戲和故事中瞭解到了分享的快樂。在之後的看書、桌面玩具等活動中,在老師的提醒下,爭搶的行爲很少再出現,甚至發現有的小朋友們已經會主動的將自己的玩具、書本分享給同伴了。

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鼓勵幼兒主動去和他人交往,主動與幼兒進行交流,讓他們主動地與同伴交換玩具、書本等東西,培養幼兒的分享意識。在適當的時候,老師要及時鼓勵、讚許、獎勵幼兒的分享行爲,讓幼兒充分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

幼兒教師教育的隨筆19

每天早上孩子來園時段,我們大多會安排孩子玩桌面積木遊戲。遊戲結束時,教師總會拿起自認爲搭得比較好的作品放到展示臺上,其他沒有完成或教師認爲搭得不大好的作品則會讓孩子拆散,把積木歸放到籃子裏。或許教師對這種做法已習以爲常,但仔細想來,這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教師從所有孩子的作品中挑選出好的作品,從表面上看是關注到了全體,但其實是對孩子的不公平,對此我們能否做得更深入一些呢。比如,教師可以把孩子未搭完的作品先存放起來,告訴孩子可以在另外時段去完成;對那些看上去搭得不好的作品,教師可以聽聽孩子的設想,需要時提供一點建議,以幫助孩子完成自己的.設想。可以說對待孩子作品的態度反映了教師對孩子的尊重程度。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讓尊重孩子的教育觀念落到行動中。

大多數教師會將紙、剪刀和各種顏色的橡皮泥等投放到美工區裏,但在一次觀摩活動中,我驚喜地看到以上材料出現在了“美味餐廳”。遊戲中,孩子們用剪刀剪出各種菜,用橡皮泥捏出餃子、麪條和各式點心,始終沉浸在小廚師的角色之中,也自然地練習了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鍛鍊了剪、捏等精細動作。這位教師的做法讓我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

雖然我們口頭上時時說着要尊重孩子,但實際上做得還不夠。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孩子不想吃飯時,教師是否能把孩子的一份飯菜暫時保溫留着,到孩子想吃時再給他吃;孩子特別不想睡覺時,教師是否可以允許他不睡,讓他做些想做的事……雖然這樣做可能會給幼兒園管理工作帶來一些不便,也會給教師增加工作量,卻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我想,尊重孩子,需要從小事做起。讓我們記住“尊重是教育學生的第一道陽光”,時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TAG標籤:教育 幼兒教師 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