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物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兒童讀物/列表

幼兒音樂教育隨筆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爲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音樂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音樂教育隨筆

幼兒音樂教育隨筆1

在新西蘭,幼兒音樂教育的模式和我國有很大不同。幼兒園老師和家長都很重視對孩子在音樂活動過程中探索精神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本文就針對這兩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一、音樂與孩子的探索精神

它們會發聲嗎

家長經常鼓勵孩子探索身邊的物品,看它們能不能發出美妙的聲音。任何物品在孩子眼裏,在孩子手中,都會成爲神奇的“樂器”。如手拍桌椅的悶悶聲,小棒敲打玻璃的清脆聲,敲打鐵器的悠揚餘音等。通過對各種物品的擺弄敲打,孩子便會對不同音質的強弱、高低、長短有了切身的體驗。這個過程也正是孩子對周圍世界的探索過程。

自己做“樂器”

鼓勵孩子親手製作“樂器”。如將橡皮筋套在小碗上、杯子上,輕輕撥弄便會發出動聽的聲音。並且,孩子還可由此探索奇妙的振動現象。通過自制“樂器”,孩子肯定會更加積極地走進音樂,去探索這個神奇的.未知世界。

聽聽大自然的歌

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讓他們在更廣闊的世界中探索音樂。帶他們感受樹葉“沙沙”的輕巧,小鳥“瞅瞅”的婉轉;帶他們到小河邊,讓他們感受溪流“嘩嘩”的歡快,青蛙“呱呱”的嘹亮;海浪“唰唰”的激越……這些都是極其生動的音樂教育素材,孩子既樂在其中,又潛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陶冶。

二、音樂與孩子的表達能力

用語言來表達

在孩子探索各種聲音的過程中,引導他們把自己聽到的聲音和對音樂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如孩子在玻璃杯上敲出了清脆悅耳的音樂,開心地笑了,可他不知道,或者不習慣於把自己的體驗表達出來。家長就要通過提問的方式──“你聽到了什麼樣的聲音?它使你高興嗎?”或者直接告訴孩子:“你剛纔敲出了清脆的音樂,你真開心!”從而使孩子逐漸養成用語言表達自己內心體驗的好習慣。

用身體來交流

家長要經常用非語言的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培養孩子的非語言交流能力。在教孩子兒歌時,家長不要僅滿足於孩子記住歌詞,學會旋律,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有感染力的形體語言,如眼神、口型、表情、手勢、體態等,讓孩子體驗到歌曲的美妙和可愛,從而願意學,更願意用他們喜歡的表情、動作,把自己對歌曲的體驗表達出來,和家長進行非語言的交流。

當然,在音樂活動中,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能力遠不只探索和表達兩種;這些能力的培養也不僅在音樂活動中。只要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善於引導,時時、處處、事事都是教育的好時機。

幼兒音樂教育隨筆2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您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或是蘊含着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種溫馨的心曲,或是襯托出一個美麗的夢幻,或是展現一片灼熱的情懷。這種立意與意境美對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留下美的烙印。

作爲一名剛剛走上音樂教育工作崗位的新手,曾夢想着自己要在熱愛的音樂教育沃土中盡情揮灑如今這扇門已向我開啓心中滿是激動與歡喜。如何把一音樂這顆美好的種子播種在孩子的心中並萌發成長應是每爲老師最大的願望,當然我也不例外。在實際的工作中自然遇到各種不同的狀況以我現在能力也許對教學的御駕不能達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我會努力,通過學校前輩、老師及自身的不斷學習來提高教學水平。

音樂教學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須營造寬鬆愉悅的氛圍,而善於爲幼兒營造寬鬆、愉快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爲重要,因爲教師與幼兒相互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

時間飛逝,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現已結束在此對其進行如下總結來自我反思、發現不足以求進步。這學期我被安排上小、中、大班的音樂課。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幼兒懂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藝術形象,培養幼兒的美好情操,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在教學中。

一、課堂教學注重激發、培養興趣

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鑑於這一特徵,“新標準”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可是在現實音樂教學中,也有幼兒對它興趣索然。

小、中班幼兒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年齡特徵,音樂興趣應側重激發和培養。因此備課前我都會根據教學內容自制一些相應的教具,運用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來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大班的幼兒,仍然以形象思維活動爲主,但抽象思維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增強。音樂興趣不僅要保持還須使幼兒樂於參與音樂活動,其音樂學習領域有必要拓寬接觸的音樂曲目需要更加豐富,音樂體裁、音樂表演形式,音樂知識也需要增加內容。在教學中我儘量採取新穎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其音樂興趣,我曾以節奏爲主題爲幼兒開展——節奏接龍的音樂活動,實踐中幼兒展現自己的個性在教師的鼓勵下用不同的節奏表達,幼兒敢於對已有知識提出質疑和修改,從而引導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

每堂課安排5分鐘的時間進行節奏問好及練習,這個項目學生非常喜歡。我總在出示節奏類型後,請學生嘗試拍打節奏,親身感受節奏帶來的美感,再由幼兒互相啓發評價,最後由教師講解,授以正確的做法。這個看似簡單的節奏練習一旦融入思維的過程,就變得其樂無窮了。在教學中融入其它學科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幼兒整體感知樂曲,說說聽後的感受,你最喜歡哪一個樂句?找出相同的樂句。在此基礎上進行試唱、視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學,在教學時有針對性,幼兒學習的難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興趣更濃厚了。

二、課堂組織中的不足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當孩子的行爲表現受到教師的'肯定、激勵和讚賞時,他們就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幼兒人人都積極參與,並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和創新思維,需要教師用愛心鼓勵他們大膽探究,大膽創新。要允許根據教學任務有獨立的創作和實踐,讓每個幼兒的思維不受限制,對幼兒每一個思維的閃光點都給予充分鼓勵。

在活動中,我會創設平等、民主、愉悅的環境,能夠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但有時把握不住幼兒音樂課上總是亂糟糟的使金渾身解數也“鎮”不住他們。

像有一次,我把幼兒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可愛的小動物》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歡的歌曲,歌詞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他們對小動物天生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教學中,有個小朋友說:“老師我想把歌詞內容改一改,因爲我有一隻可愛的小花貓,行嗎?我還能畫給大家看呢。”聽了孩子真誠而幼稚的話語,我欣喜地笑了:“怎麼不行,大家都可以畫一畫、改一改。”於是,課堂氣氛活躍了,也是這時亂了,他們各自畫了起來或三人一組,或五人一組,紛紛討論起來時間到了我怎麼也來不回來了,等等場面。肯定是我沒有運用表揚沒在點子上,過於頻繁反而失去了它的威力,要不就是自己備課不足,沒有“備”好幼兒?或者是不是自己的表現力不夠沒能吸引學生。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能有所改進。

幼兒音樂教育隨筆3

音樂是門聽覺藝術,幼兒對聲音的強弱快慢,高低等抽象概念是不理解的,只有把音樂融於幼兒的生活和遊戲活動中,幼兒才能輕鬆愉快的學習,音樂是一門表演藝術,要使幼兒感受各種表演手段,所表達的內容,單靠聽覺是難以完成的,它必須讓幼兒在實踐中直接體現,感知音樂的力度、速度、節奏音色。

幼兒時期是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的關鍵時期,對我們小班的幼兒來講,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尤爲重要的,所以在這個學期中,我圍繞瞭如何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努力的爲幼兒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舒適、優美的環境中愉快的、積極的參加音樂的教學活動,對幼兒進行早期的藝術薰陶培養,如何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的:

一、在音樂欣賞中,激發幼兒的興趣

它能使人快樂,也能安撫人的心靈,如何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首先得選擇好的音樂,讓幼兒來聽,在聽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美,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教室裏總能聽到一些節奏感明顯,旋律優美的曲子,讓幼兒在一日的活動在音樂的伴隨下進行,在他們進行遊戲時,我會放一些輕快的音樂,讓幼兒感受活動時特別快樂,在他們午餐時,我會播放一些較爲舒暢的音樂,讓幼兒愉快的進餐,在優美、安靜的搖籃曲的陪伴下,他們會很自然的進入甜美的夢鄉。這些都是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其次,要讓幼兒瞭解音樂美的因素。例如:在欣賞《森林音樂家》的過程中,這是一首經過縮短後的欣賞音樂,邊欣賞小朋友們便會跟老師一起跟着音樂,用各種不同模仿動作表演各種動物,而且非常愉快,瞭解音樂的優美、舒緩的性質。其實在聽的過程中,幼兒已經投入到這音樂中去了,被音樂所吸引、感染。並對這音樂有了大概的瞭解,這些對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二、在音樂教學中引起幼兒的興趣

在小班的音樂教學中,一些抽象的音樂知識對幼兒來說好象在聽一些故事,只知其表不知其內,如何使一些枯燥無味的音樂知識變得具體形象,讓幼兒易懂易記,我經常以一些小故事來引導他們。比如:在進行音階的練習時,我會先讓幼兒聽故事,在很遠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房子,房子前有一排臺階,有一隻小花貓經常去玩,着臺階很奇妙,共有七步,每踩一步都會發出一個好聽的聲音,那就是xx,上到頂上的時候,小花貓覺得很有趣,又從上面走下來,小花貓會用這些聲音唱歌,所以小花貓特別喜歡,從低到高,再從上面下來。講完故事後,我讓幼兒扮演小花貓上下樓梯,從低到高,從高到低,讓他們在富有情趣的練習中逐漸掌握不同的音樂,依照這樣的思路,每當碰到新的難懂的樂理知識時,我都會編出一些比喻恰當的故事,讓幼兒容易接受,而且他們也會感到這樣的學習音樂很有興趣,既可以學小花貓上下樓梯,又可以學到新的知識。

三、在音樂遊戲中,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在小班的音樂教學中,由於小班幼兒年齡較小,所以他們比較適合在音樂遊戲中來學習音樂,在這個學期中,我們就接觸到了音樂遊戲。例如:我們在學習音樂遊戲《拉個圓圈走走》的過程中,我先讓幼兒自由欣賞音樂,在幼兒熟悉後,我們就學習《拉個圓圈走走》的歌曲,然後就根據歌詞,我們玩了拉個圓圈走走的音樂遊戲,讓他們自己找朋友、夥伴隨着音樂節奏跑跑、跳跳,這些對幼兒學習這首歌,幫助幼兒記憶歌曲中的歌詞都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幼兒的興趣也很高。

在這一個學期的培養中,大部分幼兒已經會很高興的跟着老師學唱歌,聽音樂做動作,有時候會很安靜的坐在那兒聽聽音樂等,這些都可以表明幼兒已經對音樂產生了最初的興趣,但這只是一個開始,離幼兒能陶醉於音樂,理解音樂還差很遠,我只有在此基礎上,更加努力的工作,使幼兒在音樂這條藝術道路上茁壯成長。

幼兒音樂教育隨筆4

提高幼兒音樂素質,節奏感的培養是一個重要內容。早在1900年,瑞士的達爾克洛茲提出了《體態律動學說》,此學說把音樂與身體的感應和運動緊密結合,通過節奏向學生傳授音樂、語言、舞蹈和表演,使他們表現音樂既有即興性,又有獨造性。德國卡爾·奧爾夫吸取《體態運動學》的精髓,提出節奏第一,音樂與動作結合的觀點創建了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怎樣把《體態律動學》和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同我們當前幼兒園音樂教學相結合,從節奏感培養入手,提高幼兒音樂素質,我在小班的音樂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

一、培養幼兒聽的興趣,養成聽節奏的習慣

孩子剛一入園,聽音樂的水平不大一樣。當聽到我彈琴,有的孩子就圍在琴的周圍哼唱或自由舞蹈;有的孩子邊玩玩具邊聽;有的孩子先看看我,認爲與自己無關就接着去玩;有的孩子叫喊着、笑鬧着,好像根本沒感到音樂的存在。根據幼兒發展水平,我決定從聽音樂做走、跑、立、停等動作開始,培養幼兒聽音興趣和習慣。首先,我和他們一起做《聽着鼓聲走》的遊戲,我要求幼兒,我敲一下鼓你就走一步,當鼓聲消失,誰也不能動。

遊戲開始時,我站在孩子中間,我邊敲邊帶動孩子們一起走,慢慢地我在一旁完全用鼓聲指揮孩子們走,鼓聲也由慢變快,當孩子們感到鼓聲急促到來不急走時,就自由地跑起來。當幼兒有了初步的音樂延續與終止及快慢感受後,我把《聽鼓聲走》換成《聽音樂走》,這時,我給孩子聽了許多節奏明快的進行曲和一些表現動物形象的小樂曲等。我請孩子們根據音樂變化和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做動作,這一階段開展瞭如《小鳥飛》、《誰來了》、《餵雞》、《下雨了》等聽音遊戲,吸引了孩子。在這些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幼兒音樂感受力不斷提高,對活動的興趣也日益濃厚,想用動作等方式表現音樂的慾望逐步開始強烈。當幼兒發現音樂中有講不完的故事、說不盡的樂趣,他們就學會了自覺地傾聽音樂並感受音樂的'節奏。

二、培養幼兒感受與表現節奏的快慢

經過前一階段訓練,一些感受力強的幼兒能夠體會到節奏快慢的不同,可是,一些樂感較差的幼兒隨着音樂快慢走總是不合拍,針對幼兒具體情況,我組織了一次音樂活動《大鞋小鞋》活動,目的是感受音樂快慢,學會聽音樂快走慢走。活動中,我請幼兒穿着爸爸的大拖鞋走,孩子們拖拉着大拖鞋當然走不快。我給幼兒放慢的音樂,孩子們緩慢的行走節奏很自然地與他們聽到的音樂節奏統一起來。接着,我請幼兒把娃娃的小鞋套在手指上,隨快的音樂“快走”。活動後,我趁熱打鐵,和孩子們玩《開汽車》、《快跑和慢走》、《學樣》等節奏遊戲。通過遊戲,他們慢慢懂得,像跑一樣的節奏快,像散步一樣的節奏慢,像火車慢慢停下來的節奏是漸慢的,像火車慢慢開動起來的節奏是漸快的。遊戲中,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的快慢變化,提高了幼兒感知節奏的質量,同時發展了腦與身體之間的協調能力,使幼兒動作的韻律性增強。從而發展了幼兒節奏感受力與表現力。

三、培養幼兒感受與表現音樂節奏的強弱

幼兒對聲音大小的感覺,都有許多生活經歷。例:我帶孩子們去趕海,在離海很遠的地方,我問:“小朋友,你們仔細聽,你能聽見什麼聲音?”答:“海浪的聲音。”我又問:“你聽到的聲音大嗎?我們怎樣做聲音會越來越大?”答:“我們往海邊走,聲音就會越來越大。”我接着問:“你在哪裏聽到過這種越來越大的聲音呢?”王夢雪說:“我在家聽見我爸爸上樓梯的聲音就是這樣越來越大。”張先農說:“我聽錄音機的時候,離錄音機越近聲音越大。”張小龍說:“錄音機有個管聲音大小的鈕,往右撥聲音就變大了。”胡馨說:“那天,飛機從幼兒園頂上飛過的時候,我聽見飛機的聲音越來越大,後來飛機飛走了,聲音就越來越小了。”許多幼兒發言後,我和孩子們總結出:越來越大的聲音叫漸強,越來越小的聲音叫漸弱。生活中還有許多聲音從開始到結束大小不變,有的聲音是一會兒大,一會兒小。幼兒能辨別節奏強弱變化後,我啓發幼兒用拍手的方法表現各種有強弱變化的聲音。

儘管孩子們都能準確表現,但對強弱變化的認識和表現還很不夠。這時,我便開始訓練幼兒根據特定信號通過動作、泥工、繪畫等方式表現節奏強弱。我出示五個一個比一個大的藍色方形積木,請幼兒觀察後,啓發他們:“你能用拍手的方法表現出,這一排一個比一個大的玩具嗎?”胡馨、劉婉茹等一些能力強的幼兒馬上就準確地拍出了五個漸強音。一些胡亂拍手的幼兒聽到這種漸強音便開始模仿。當我請孩子們集體拍一遍時,我高興地聽到全班幼兒準確的拍手聲,我表揚孩子們真能幹,把這五個玩具的大小表現得很清楚。樑赫說:“胡老師,其實我不拍手也能把這五個玩具的大小表現出來。”孩子們的目光立刻凝聚到樑赫的臉上,我微笑着說:“那請你表演給大家看看吧。”“咚咚咚咚咚”只聽見他的腳結實地踏在地板上,我和小朋友熱烈地爲他鼓掌,接下來,就聽見呂成龍拍肩,金泰敲桌子等。孩子們用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在幼兒表現實物的基礎上,我把實物換成圖片,後來又換成音樂符號,請幼兒根據不同內容表現節奏重複與變化。

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後,我啓發幼兒用繪畫、泥工、舞蹈動作等方式表現事物的變化與音樂間的關係,培養幼兒的音樂想象力與創造力,通過啓發,王帆畫了一棵慢慢長大的小樹苗;薛嬌畫了一塊被小朋友越用越小的肥皂;於子畫了早晨初升的太陽,她告訴我:“胡老師,早晨的太陽出來了,它照得我們越來越熱。”通過漸強、漸弱節奏教學,幼兒學會了根據圖形表現音的強弱,當我把表現音強的圖形按有規律地大小變化排列起來,孩子們對節拍的接受力大大增強。我在黑板上畫了許多具有三拍子節奏特點的蘋果,每小節一個大的,兩個小的。

我請幼兒先數清每小節蘋果總數,大蘋果數和小蘋果數,然後請幼兒用身體律動表現這些排列整齊有規律的蘋果。接着我進一步解釋強弱關係,教授小節知識,最後配上幼兒熟悉的三拍子的音樂《小蜻蜓》、《小象》等讓幼兒表現。我用同樣辦法進行兩拍子教學。並教給幼兒如何區別兩拍子、三拍子音樂。這一階段,我和幼兒共同欣賞了大量節拍特點鮮明,適合幼兒接受的歌曲、樂曲、民歌、民謠。有一天,馮鳴龍小朋友得意地告訴我:“胡老師,我發現了一個祕密,兩拍子的音樂像走路,三拍子的音樂像轉圈,你說對嗎?”我高興地點點頭。孩子有了節拍意識,對幼兒記憶節奏型,表現音樂節奏情緒起重要作用。

結束語:記得一位專家曾這樣說過:“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獨特價值,爲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以上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小班音樂教育隨筆,感謝大家的閱讀!

幼兒音樂教育隨筆5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爲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的唱歌、音樂欣賞、音樂活動(音樂遊戲、舞蹈、律動)等都屬於它的內容,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幼兒園的孩子還不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爲,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易轉移,抽象思維還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維和無意注意佔優勢。所以,講故事、做遊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在音樂教學中更能夠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他們想學、愛學、肯學。以下是我多年音樂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

一、童心、童趣拉近距離

教師與幼兒之間配合得是否默契是一堂課的成功與否的關鍵,若想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爲關鍵是教師要有一顆童心,並“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離,“以童心喚童趣”。幼兒園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水平,對平板抽象的講述不感興趣,所以,教學中我利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授課,以此來縮短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時間久了,孩子們都很喜歡和我交流,同時我也很容易地瞭解了他們的感受。移情作用下,他們對我所擔任的音樂課也有了強烈的學習慾望。真是“親其師而信其道”呀。

二、生活與教育相結合,創設新的情境

孩子們喜歡唱歌,唱歌也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但通常情況下的音樂課上,孩子們只是在機械性地背唱。因此,聽起來沒有感情色彩,更別提趣味性了。一首優美的歌曲常常是面目全非。面對這種狀況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幼兒對歌曲的表達力呢?

1、通過故事,引發興趣

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發現,孩子對歌謠和故事的記憶能力比平板抽象的內容要牢記得多,因此,在教學中我通常把歌詞變爲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向他們講解。如,在教授《山谷迴音真好聽》這首歌時,我先繪聲繪色地講述:“有一個神奇的山谷,那裏充滿了歡聲笑語,那裏有一種美麗的聲音,會學各種語言,各種聲音。你們想去嗎?”這樣,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隨之高漲。

2、身體律動,讓歌曲跳起來

孩子們好動,尤其喜歡隨着音樂的節拍動,我抓住這個特點在音樂教學中加入了律動環節。例如,在學習歌曲《小娃娃跌倒了》這節課,通過小跑、點頭、幫扶、抱抱等一系列動作的編配,使幼兒在邊唱邊做的過程中,理解性地記憶歌詞,並能把幫助別人的感情付諸於演唱當中。

三、動畫欣賞,提高鑑賞能力

大班幼兒尚不具備獨立欣賞的能力,他們的欣賞過程需要老師不斷地補充語言或圖片才能完成整個欣賞過程,可這個過程略顯枯燥了些。面對這一情況,在教學中我運用了現代教學手段――動畫製作,利用立體形象的動畫效果加強孩子們對內容的理解。

如,在欣賞《玩具兵進行曲》這組樂曲時,我首先請孩子們觀看了我製作的動畫課件。孩子們通過觀看動畫作品,在沒經過老師講解的情況下,首先了解了故事的內容,同時對音樂在故事情節中的表現也有了瞭解。

總之,科學的音樂教育使孩子們學到了一些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同時對音樂的感受、記憶、想象等能力也進行了培養,音樂素質得到了提升,促進了他們智力的開發,對搞好幼兒音樂藝術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TAG標籤:音樂教育 隨筆 幼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