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物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兒童讀物/列表

中國的63種恐龍

中國的63種恐龍,據悉,中國目前已經發現並命名了174種恐龍。最早的是火山齒龍 ,距今2.19億年 - 2億年。已有20個省市先後發現恐龍,中國曆來被譽爲恐龍之鄉,從各地發掘出土的恐龍化石層出不窮。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中國的63種恐龍吧。

中國的63種恐龍1

由著名古生物學家董枝明等12人組成的恐龍科普科研專家團近日在中國常州首屆國際恐龍節上發佈了“中國百年十大最著名恐龍”。

中國近代恐龍研究始於1902年,至今已有百年。按照化石標本的產出年代、保存狀況、科學價值以及在公衆中的認知度,著名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董枝明等12位恐龍專家選取了“中國百年十大最著名恐龍”,它們分別是——

中國的63種恐龍

黑龍江滿洲龍,1902年,在黑龍江嘉蔭,由沙俄上校馬納金從當地漁民那裏獲得化石,被稱爲“中國第一龍”。化石被運到俄羅斯,1925年,由前蘇聯古生物學家瑞亞賓起名爲黑龍江奇齒龍,1930年定名爲黑龍江滿洲龍。黑龍江滿洲龍正型化石現存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地質博物館。

師氏盤足龍,1922年至1923年,在山東蒙陰(現新泰市),由奧地利的師坦斯基和中國地質學家譚錫疇發現。化石被運到瑞典烏普薩拉大學,1929年由瑞典著名古生物學家維曼研究命名,它是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

許氏祿豐龍,1938年在雲南祿豐被發現,它是中國人發現、發掘、研究和裝架展出的第一條恐龍。

棘鼻青島龍,1950年,在山東萊陽,由山東大學發現,是新中國成立後發現的第一具恐龍化石。

合川馬門溪龍,1957年,在四川合川,由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質調查處四分隊發現,是中國裝架展出的第一條最長的恐龍,長約22米。

中國的63種恐龍 第2張

巨型山東龍,1964年,在山東諸城,由石油地質調查隊發現,它是世界裝架展出的最大的鴨嘴龍,長約14.7米。

太白華陽龍,發現於四川自貢,是世界發現最原始、保存最完整的劍龍。

顧氏小盜龍,發現於遼寧北票,是世界發現保存最完整、最小、長有四翼的恐龍。它可能是樹棲者,這爲小型恐龍向鳥的進化提供了實證。

劉家峽黃河巨龍,發現於甘肅省蘭州盆地,是世界發現保存完整、最高大的'蜥腳類恐龍。

董枝明說,按較保守的估計,目前全世界已命名恐龍800餘屬,1000餘種。100年來,中國已命名了170多種恐龍,約佔世界的六分之一,爲世界第一恐龍大國。

中國的63種恐龍2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青島龍

2012年,在中國常州舉辦了首屆國際恐龍節。在這次恐龍節上,由著名古生物學家董枝明等12位專家學者組成的恐龍科普科研專家團公佈了“中國百年十大最著名恐龍”。小盜龍就將爲大家介紹這十種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恐龍,第一種介紹青島龍。

煙臺恐龍青島名

1950年春天,古生物學家周明鎮博士指導山東大學地礦系學生在山東煙臺的萊陽呂格莊金崗口村將軍頂與金崗口進行野外地質訓練,意外發掘到恐龍骨骼與蛋化石。

聽到這個消息,中國古生物奠基人楊鍾健先生在第二年與山東大學地質系合作,來到萊陽對以前發現的化石進行進一步地發掘。經過發掘,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具較爲完整的恐龍化石,這是新中國建立之後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恐龍化石之一。

1958年,楊鍾健先生在研究了這些化石之後發表了論文,由於化石的研究和裝架都是在青島進行的,因此這種恐龍被命名爲青島龍。

中國的63種恐龍 第3張

按照青島龍的發現地來看,萊陽屬於煙臺而不是青島,那它爲什麼不叫煙臺龍或者萊陽龍呢?原來在青島龍地發掘和研究過程中,其化石都是運到青島進行修理、研究和組裝的,古生物學家大部分時間也是在青島工作,爲了紀念在青島研究恐龍的這段時光,楊鍾健纔將恐龍命名爲青島龍。

青島龍的屬名來自“Tsintao”(意爲“青島”)及拉丁語中的“Saurus”(意爲“蜥蜴”),意思是“青島的蜥蜴”。青島龍的模式種被命名爲棘鼻青島龍(),種名代表其頭骨上那根細長的骨棒。青島龍屬於恐龍家族中的鳥腳類,是鴨嘴龍科下的賴氏龍亞科的成員。

白堊紀的獨角獸

青島龍體長6米至8米,高約3米,體重約1.5噸至2噸,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鴨嘴龍類恐龍。青島龍的正模標本體長6.62米,其第二具發現的化石則要大一些。

青島龍是中國發現的最著名的有頂飾的鴨嘴龍類化石,也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完整恐龍化石之一。青島龍之所以得名是因爲它的腦袋上棘鼻狀的頂飾,其實際上是一根靠近鼻骨後端帶棱的骨質棒狀棘。

從遠處看,青島龍的頭頂上長了一根細長的角,就像傳說中的獨角獸一樣。關於這跟棒狀棘與頭骨的角度,古生物學家並不能確認,不過一般的復原圖中都表現其垂直於頭骨生長。青島龍腦袋上的棒狀棘內部是中空結構,因此有些人大膽提出其具有中央神經系統冷卻的功能,不過一般的觀點認爲棒狀棘是一種發聲裝置。

有古生物學家曾經指出青島龍的棒狀棘很可能是一塊移位的(或者復原過程錯誤擺置的)鼻骨,如果他的推測是正確的,那青島龍就要被重新歸入鴨嘴龍亞科之下了。不過從目前發現的兩具青島龍化石來看,研究人員都發現有骨質的棒狀棘,這說明青島龍頭骨上的的這個結構是普遍存在的。

除了腦袋上奇特的冠飾,青島龍的脖子較短,身體粗壯,其前後四肢較長,但是前肢比後肢細短,它們既能夠以後肢行走,又可以以四肢行走。在青島龍的身後長着一條又肥又長的大尾巴,其作用主要是平衡身體的重量。

新中國的第一種恐龍

青島龍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發現的第一種恐龍,在山東萊陽發現了恐龍之後,得到消息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很快便組織了一支考察隊前往山東。

就在青島龍命名的同一年,北京自然博物館在萊陽發現了一具更加完整的化石,這具化石後來成了該館的鎮館之寶。今天,很多博物館中都有裝架展示的'青島龍骨架,它傲然挺立的身體已經成爲中國恐龍的標誌。

白堊紀的萊陽

青島龍生存於距今7000萬年前晚白堊世的山東半島上,當時山東半島的氣候遠比今天要溫暖溼潤。白堊紀時期的山東半島上有一條長600多公里、寬約50公里的狹長地帶,被稱爲諸萊盆地。

諸萊盆地從山東萊陽經諸城直到莒南,這條地質帶是條著名的“恐龍帶”。根據地層研究顯示,白堊紀時期的諸萊盆地生長着大片的森林,盆地中還有衆多的河流和湖泊,河流奔流向東匯入大海。在環境優越的諸萊盆地中曾經生存着許多不同種類的恐龍,其中與青島龍生活在一起的恐龍有屬於暴龍類的金剛口龍和同屬於鴨嘴龍類的譚氏龍和不久之前才發現的萊陽龍。

對於青島龍來說,體型巨大、滿口尖牙的金剛口龍是最大的威脅,一隻金剛口龍可以輕鬆的殺死落單的成年青島龍。爲了保證自己安全,青島龍會組成羣體,當發現危險的時候它們會用腦袋上的“管子”發出高音來提醒同伴。沒有威脅的時候,成羣的青島龍會沿着森林邊緣前進,它們張開大嘴咬下松柏等樹木的葉子,然後細細咀嚼。

中國的63種恐龍 第4張

青島龍是中國最著名的恐龍之一,頭頂上獨一無二的頭冠是它最好的名片。關於青島龍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目前古生物學家們在金崗口村附近展開了持續的發掘,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將會發現更多與青島龍生存在一起的恐龍和古生物,新的發現值得期待。

TAG標籤:恐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