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物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兒童讀物/列表

初中教學隨筆精選15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爲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教學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中教學隨筆精選15篇

初中教學隨筆1

今天上午第2節課,我在7年級8班上課,課題爲“食物中的營養”。課堂一開始,我便讓學生說說自己早餐吃了什麼。我想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所食,來進一步認識食物中的營養。可是接下來在我問到的5個學生中,僅僅有2人用了方便早餐。當我聽到孩子柔弱的“我也沒吃早餐”的回答時,我感到我的心疼了。

課後我瞭解了一下不吃早餐的學生,他們普遍反映到上午第三節課時就有較強的飢餓感,有時甚至餓得肚子疼。學習上也不能集中精力,感覺頭暈乏力,反應遲鈍。

早餐是早上起牀後結束飢餓狀態的第一次正式用餐,是一天中重要的一餐,每天吃早餐是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一種促進健康的行爲。學生不吃早餐的現象如此普遍是非常不合理的。通過調查,學生反映早晨起牀晚、家裏不做早餐等是造成不吃早餐現象的主要原因。

看來,在飲食方面從家長到學生都有認識缺陷。

在今後的飲食方面,大家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早餐──7:00

這時你可能還“睡”在牀上,可實際上你的體溫已經開始上升、脈搏開始加快、交感神經變得逐漸活躍,消化功能也已經開始運轉,胃腸道處於甦醒狀態,能最高效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是早餐的最佳時間。

滿分早餐:1個完整的橙子+1杯咖啡+2片全麥麪包+1份西紅柿炒雞蛋。

加餐──10:30

要知道,在早上7點到10點之間的這個時間段,你體內的新陳代謝速度要比在其他時間段快上40%。所以,此時你需要吃一些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能量,來幫你集中精力、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

滿分加餐:1根香蕉。

午餐──12:30

同事們都開始逐漸起身,這也是你的身體能量需求最大的時候,是吃午餐的最佳時間。此時你體內胃腸道的消化積極性已經遠不如早餐的時候,所以用餐時需要細嚼慢嚥,萬萬不能一邊盯着電腦一邊吃午餐。不僅容易發胖,營養也無法吸收。

滿分午餐:含豐富纖維的蔬菜+紅肉類肉食+主食。

下午茶──15:30

這也是需要立即補充能量的.時候,因爲你體內的葡萄糖含量已經大大降低,不僅思維速度變慢,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也開始冒頭,如果再不及時補充能量,你的工作就很難順利、愉快地進行下去了。

滿分下午茶:富含粗纖維的杏仁或葡萄乾。

晚餐──18:30

晚餐一定要在睡前4個小時解決,這是食物在胃腸道中完全消化吸收所需的時間。否則帶着未消化的食物入睡,不僅會堆積脂肪,你的睡眠質量也會大大受到影響。

滿分晚餐:富含蛋白質的海鮮或豆類+主食。

孩子們,希望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你們都能吃好每一餐,讓老師不再心疼!

初中教學隨筆2

(一)寫真事、抒真情,寫出農村特色

1、堅持“只寫瞭解的東西”的原則

自己瞭解的人、事、物容易寫得生動具體。道聽途說的材料一進入文章就會出現破綻。因此,農村中學作文教學只有立足於農村,讓學生描寫自己瞭解的農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農村的世界雖然是樸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樣能夠發掘出區別於城市的閃光點,比如:農村孩子從小頻繁接觸大自然,對農村的自然風光有着豐富的認識和深摯情感。郁郁青青的山林、汨汨流淌的小溪、落日炊煙、曲徑通幽――這一切都烙上農村的印記,又能給以農村孩子美的薰陶,奠定他們抒寫真善美的基礎。

2、集農村之言

“立夏不下,犁扒高掛”講的是春旱應早作好積水灌田的準備,比如“條條蛇都咬人,四腳蛇不咬人,毒氣卻大”一條極富哲理的俗語。農村學生收集,交流這些語言,既能提高農事作文的生動性,又能積累素材。

3、體驗農村生活寫日記

農村學生自有玩樂的地方,上樹摘果、下河摸魚、養鵝趕羊等給他們帶來深切的感受。在教學中,語文老師還應鼓勵他們體驗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農活,然後記錄下來,在老師的帶動下相互討論,在勞動中,你做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以達到拓展範圍的目的,這樣一篇富有生活氣息、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便產生了。

(二)擁有素材後,力求具體細緻

無論描寫什麼,材料都應具體實在,不能抽象籠統。只有具體鮮明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並能使人讀後如臨其境,產生共鳴。比如有老師這樣強調作文“六不準”:不觀察、不體會不作文;不熟悉不作文;不精練的話不說,如果是寫天氣,冷天不用冷字,熱天不用熱字等。如在描寫冷的片斷時,有的`寫:“一片西風吹過,第二天早晨房子白了、樹上白了、地上也白了。上學的小弟弟放下帽子耳朵,小妹妹戴上大圍巾”有的則寫:“大雪過後,房檐下掛着一排冰溜兒,行人身穿大棉衣,頭戴大皮帽,但還是把脖子往下縮”等。這樣經常強調,語言精練具體了,作文也就有了感染力。

狄德羅說:“沒有情感這種品質,任何筆調都不能打動人心。”這便是以情動人,但要真能“打動人心”絕非易事。矯揉造作之情令人反感,喬裝粉飾令人生厭,無病呻吟讓人噁心,只有真情實感讓人開懷,掩卷深思沒有真情實感的作文也就沒有了靈性。

(三)教法應創新

農村中學生作文水平非一朝一夕能改變,但經常在教法上探新路卻是每位中學語文教師可以做到的。

1、教師應身先士卒

許多語文教師教人作文自己卻不會作,雖然現在的教材都是名家妙文,但對於農村中學生而言卻是遙不可及。他們不會去自主欣賞,而老師的文章學生是樂意學的。因此老師自己先作一篇來談其中包含的生活體會,寫作技巧引起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的寫作熱情。

2、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作家王蒙說:“沒有精神上的自由馳騁,就沒有文學”可見,離開了想象就寫不出好文章。那麼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呢?本人認爲:平時教學中一些課講解時,做好引導,比如沈復的《童趣》一文就極富想象力,蒲松齡的《山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等無不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我們在教學中應好好利用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身邊事物而發揮想象。

3、創新思維的引導

作文教學是語言和思維的綜合訓練,而農村作文訓練依舊是重語言輕思維的訓練,從語言到語言,致使學生思路閉塞,習慣依葫蘆畫瓢,移花接木,習作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千篇一律。爲此,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活潑的作文訓練,想象作文和續寫作文就是能使學生思維充分的展開的訓練方式。如一塊紅磚的作用、一支鉛筆的作用,同學們自由的想象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中其作用是不同的。再比如《我的叔叔于勒》這一課學習之後,請大家續寫于勒的命運。這樣的習作訓練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拓寬了習作的道路,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4、批改作文激發興趣

農村中學生的作文質量不高是事實,但卻是他們冥思苦想的結果,來之不易,理應受到老師的尊重和理解。因此老師在批改時首先做到的就是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一個精當的詞,一個優美的句子,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應給予鼓勵和肯定的。

老師在批改時應快,趁熱打鐵,讓學生儘快體會成功的喜悅,看到不足或進步。同時作文的批改應解決具體問題,不僅是評改字、詞、句,還應指出修辭、語法上的不足,更應在謀篇佈局、詳略安排等問題上細緻修改。

5、厚積薄發,提高寫作興趣

古人云:“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提高寫作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首先,廣泛閱讀課外書,吸取前人經驗,週末可以不佈置作文,但可以到圖書室借一些報刊、雜誌,讓學生帶回家閱讀。班上學生也可以湊錢訂一兩份雜誌――《讀者》、《意林》等廣泛閱讀。

其次收集農村素材。在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同時,要強調置身其中,五官並用,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通過視覺、聽覺、觸覺來體驗農村的樂趣和特點,記錄好隻言片語,在真正寫作時引用進去。腹中不空,成文便易,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就調動起來了,興趣有了,內容豐富了,農村特色也得到體現。

6、模仿走向成功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點在於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難度,又收到明顯的效果。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從仿句、仿文使學生看到名家之語,可以出於已口。當然,模仿不能硬套,力求創新。

初中教學隨筆3

新教材中充滿了時代氣息,圖文並茂,活潑新穎,且注重學科間的有機滲透,注重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我做爲第一批實施新教材的實驗者,一年來,對七年級數學浙教版的教材有了初步的瞭解,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下面結合平時同事間和學生在新教材實施過程中的體會談談看法。

1.數學中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數學教學要與生活實際相聯繫,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積極主動地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在浙教版七年級教材中,每節都有一個來自實際生活的節前語,並配有一幅形象說明的彩色圖片。如:“1.2有理數”中節前語:月球表面白天氣溫可高達123℃,夜晚可低至—233℃。圖中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登上月球后不得不穿着既防寒又御熱的太空服。“3.4用計算器進行數的開方”中節前語:建於1998年的上海金茂大廈,高420.5米,當時排名世界第三。站在高340米的觀光廳裏,你能看多遠?這些精緻簡短的語言,不是單純的數字和概念,而是生活中的一樣事物,或是一件事情,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又對數學理論有了形象的認識。生活中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而今遊戲已在課文中大量出現,寓教於樂,寓教於玩。如“24點”的撲克牌遊戲,對有理數混合運算起到綜合運用的作用,對學生心算能力,符號運用能力及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都起到較好的作用。同時又是學生很喜歡做的數學遊戲,對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的教學起到異想不到的效果。“整式加減”中的.猜數遊戲,給學生的應用題審題、列式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搭火柴棒”遊戲解決了學生對規律題的陌生感。“編題”遊戲加強了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運用能力。“拳頭、剪刀、布”、“遊戲是否公平嗎”加深了學生對抽象的概率的理解,瞭解概率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學生學起來得心應手,興趣盎然,也達到了數學教學的目的。

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

(1)貼近學生實際,注重過程。教材的組織安排,注重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學生的認知過程和情感體驗過程,爲構建豐富的學習環境提供重要資源。書本上的很多知識,只要有可能都可讓學生親自操作、親自實踐,讓他們在活動中深入領會知識的內涵。在“數據與圖表”中要求學生測量、調查、收集數據、列出圖表。“圖形的變換”中要求學生剪紙、摺紙、拼圖、設計圖案。“幾何圖形”中要求學生用七巧板拼出表示人或動物的圖案。學生動手過,實踐過,有了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積極運用各種學習策略,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2)發展學生思維,注重引導探索。內容的呈現要努力體現數學思維規律,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使他們經歷“觀察、實驗、比較、歸納、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維活動的基本過程,優化思維品質,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七年級下冊第三章事件的可能性,先安排一節“認識事件的可能性”,首先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確定事件,例題中讓學生從摸球中實驗、歸納、猜想這個事件的可能性,然後推出列表或樹狀圖讓學生學會分析事件的可能性種類。在第二節中學會辨別可能性的大小,爲第三節概率打下基礎,到第三節的學習學生基本上會分析、推理、求出概率。概率本是非常抽象難懂的知識,經課文這麼一安排,讓知識螺旋式的上升、引導,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學起來輕而易舉了。

(3)精編問題,注重創設情境。精心選編現實生活和數學發展中典型問題,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分析和解決問題,加深對知識本質的理解,強化知識間的聯繫,注重問題的基礎性、思想性、開放性、趣味性等。

初中教學隨筆4

回顧這半個學期來自己的數學教學工作,感覺無論是課堂教學效果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都不容樂觀。尤其是期中考試後的學習中,成績相對下滑較大,同時也暴露出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特別是幾何知識解決問題時所存在的缺陷:基礎知識不夠紮實,基本性質、定理定義掌握不牢,練習不夠,運用知識點十分不熟練,思維缺乏想象能力和創造性。經過細緻的分析,結合平時上課學生的表現與作業,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一、思想認識不夠,過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能力。

由於前兩個學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特別是在幾何的學習上,普遍掌握得比較好,解題時運用幾何性質、定理、定義的能力也不錯,因而過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和解題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直接導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忽視了部分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學生,造成其學習困難增加,成績下滑,進而逐步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爲後面的繼續教學增添了很大的困難。

二、備課過程中準備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知識點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從本次期中考試成績來看,數學成績處在中等及稍偏下的學生成績下滑較大。回顧自己在教學中所進行的備課工作,以及針對性練習,感覺難度過大,沒有估計到中等生的學習能力,無形中給中等生的聽課和理解增加了難度,造成其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透徹,運用知識的能力下降。通過調閱部分中等生的期中考試試卷,發現中等生在答題的過程中,知識點混淆不清,解題思路混亂,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

三、沒有抓緊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從本次期中考試來看,相當部分學生存在着計算方面的問題,稍微複雜一點的計算錯誤百出,簡單的幾何作圖和識圖能力都很差。函數的知識點掌握不牢,不會進行靈活的應用。

通過對前半期的分析、總結和反思,下半期的數學教學主要從以上四個方面入手,着力解決前半學期數學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和不足之處,備課的過程中切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補救措施,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加強對學生課後學習和練習的監管和督促力度,加強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其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全面提高班級的數學成績,爲今後的數學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做好每堂課的課後教學總結,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留教學死角。

初中教學隨筆5

大家知道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快樂?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能真正回答的朋友,並不是很多的。現在的兒童教育,對孩子的“約束”過多,什麼都按照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你想,一個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成長,他們會快樂嗎?如果一個孩子不能快樂,其教育一定是失敗的,如果孩子在學校學習不快樂,那學校教育更失敗。

一所農村學校,不僅想着讓學生考出高分,還想着讓學生“學會學習”;一所農村學校,不僅想着讓教師留下來待得住,更讓教師在這裏找到了工作激情,學會了研究;一所農村學校,不滿足於四平八穩地維持現狀,而是朝自己“動刀”,用改革贏得發展先機……在很多人爲農村學校如何脫困這個複雜的問題而困擾時,河南省禹州市山林學校用自己20年的探索,給出了另一種答案。

正如文中所說,現在不少學生有着“一說回家就歡天喜地,一說上學就垂頭喪氣”的尷尬現狀。

究其原因就是我們的教育沒有從學生出發,沒有讓學生得到真正的快樂。而山林學校的做法,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展示、主動講解、主動分享,在這樣的參與、展示、分享中,體驗了學習的快樂,也得到了上學的快樂。他們一樣遇到過課改困局:進度緩慢、分組學習效果不佳等問題,但他們沒有退縮,而是堅決實驗、堅決改革。

破解的良方就是相信學生、依靠學生、放手課堂。有了以人爲本的課堂,便有了以人爲本的管理,收穫了課改,更收穫了質量。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盡善盡美的,只有不斷創新,纔會富有活力,纔會更遠更久。”年近七旬的.王山林依然對教學充滿着探索的熱情和興趣。

透過山林學校的鄉村教育路,他們所堅守的正是打造適合學生的課堂、適合學生的管理、適合學生的教育,只有從學生角度研究課堂、推進課改,讓學生自己學習,主動合作、展示、交流,主動參與管理,久而久之就會享有學習的快樂、入學的快樂。讓學生在學校感受學習的快樂,學習的不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在這裏收穫幸福。

初中教學隨筆6

中考剛剛結束不久,學生們早已拋卻學習的煩惱,如釋重負般放飛自由.而作爲一名年輕的教師,對於那緊張而忙碌的初三備考階段,確實有必要進行一番梳理.

回顧中考複習,總體的印象是我很忙碌,除了忙於班級的日常管理,剩下的時間似乎都是在進行教學設計,做題,選題,編題.只要班級事務稍稍鬆一口氣,似乎所有的時間都是用在了中考題上.似乎我天天都在圍着中考題轉,以至於臨近中考的最後幾天,我一見中考題竟然有一種莫名的厭煩與噁心.既然中考複習是跟習題泡在一起的,那就來談談我對習題課的感受.

中學物理習題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問答題,實驗題,作圖題,選擇題,填空題和計算題.物理習題教學是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的一種主要形式,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習題課教學能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確切含義,掌握物理基本規律的適用條件及其應用,能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運用數學工具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爲了發揮物理習題在教學中的作用,首要的工作是精選習題,杜絕"題海戰術".採用"題海"戰術,就是對習題不加選擇,將氾濫成災的各種試卷,複習資料原本發給學生,學生就成了解題機器.不少題目學生要重複練習多次,一些偏題,怪題更是讓學生傷透腦筋.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也採用題海戰術,結果收效甚微,還嚴重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及摸索,我覺得在設計習題課之前,一定要根據專題精選習題.要選好習題,就必須對題目做認真的分析,一般應分析:解這個題要用到那些物理知識,題中涉及的研究對象和物理過程的複雜程度,以及涉及的條件如何(是否有隱含條件,多餘條件);解題時所涉及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這方面要訓練達到的程度;解題中的困難,關鍵和易錯處等等.我在複習壓強專題時,對近三年中考試卷及各區一模,二模試卷中有關壓強的所有題目先做一遍,然後按考點精選分類,最後由易到難編制出學生用習題.從蒐集習題到做題,選題,編制題目,用時不少,但從實際教學效果看,大部分學生通過這份專題訓練,由簡單入手,循序漸進掌握了有關固體,液體壓強計算問題的一般解題策略,普遍感覺以前不好做的壓強問題不再是令人一籌莫展,而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物理習題課教學中,例題講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精選習題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例題的選取.

(1)舉例要有明確的目的性,除了鞏固和運用學過的知識以外,還應當有計劃地做到:教給學生正確的解題思路;教給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基本方法等.

(2)例題要具有典型性,即題目的內容應能充分反應物理概念,規律的本質和關鍵,練習的深廣度和難易水要準確的反應大綱和考試說明的要求;題目本身不宜過多過繁,可用一題多變辦法,不斷改變條件,逐步引申,還要避免過於繁雜的數學計算.

(3)舉例還要具有針對性,即題目的深淺程度要針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題目要能針對學生在解答時容易產生的錯誤和問題.

在講解例題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物理題型很多,每種類型都有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我們要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又要使學生按照一定的解題步驟規範求解.例如,解計算題一般有以下幾個步驟:審題,確定研究對象,簡要寫出已知條件,然後可按照"由未知找需知,由已知找可知"的思路進行推演,直至首尾兩條線索相交於某個已知條件爲止,這樣就理清了從已知到所求未知的來龍去脈,最後按照理清的思路寫出解題步驟即可.

在物理習題課教學中,學生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課堂上老師要做到少講,精講,學生還必須在課堂上有教爲充足的練習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獨立的練習時應注意:題目的選擇應當配套,由易到難,以訓練基本功,基本思路和方法爲主,基本練習與綜合練習相結合;要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要求和指導上要注意區別對待,特別要注意指導在解題上困難較大的學生;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要注意發現不同的解法和典型的錯誤,問題,爲練習後的分析及今後的教學提供依據.

變化之一:由以往孤軍奮戰到集體備課。今年學校非常重視教研組工作,物理組單獨成立了備課組,由朱校長親自下到組裏監督。兩節課的備課時間由上週總結、本週複習指導兩大部分組成。老師們都很積極地參與到備課組活動中,收穫很多。

變化之二:複習順序做了調整。以往都是從八年級開始複習,然後再回到九年級。今年則從九年級的電學開始複習,然後到熱學,最後回到八年級。這樣面對第一輪模擬考試,老師和學生心裏就更有底了。

變化之三:往年的複習我都是要求準備筆記本,我在黑板上書寫複習內容,要求學生記下。幾年下來,效果不明顯。學生上課動手過多,動腦不夠,課堂效率很低,到了後期複習時間往往不夠。本次複習,我特地定了一本帶有知識整理的.複習資料,只有資料上不夠詳細的重點知識,我才讓學生補充在資料上,這樣就把我以前書寫、學生抄黑板的時間節約下來強調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和典型例題。爲了避免學生光劃不看的現象,我把知識點編成填空題的形式,課堂上要求學生完成並訂正,並且每次上課前我都要抽出5到10分鐘來提問,對於回答不出來的學生,要求抄寫重點知識點兩遍。

有關浮力的計算問題種類繁多,並且在分析和運算能力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浮力”是初中物理的難點內容。以下是有關浮力的基本計算方法和典型運用問題的解析的歸納:

一、壓力差法求浮力

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下表面向上的壓力爲F向上,對物體上表面向下的壓力爲F向下,則物體所受浮力爲F浮=F向上-F向下。即浮力等於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向上的壓力和向下的壓力之差。

適用:於物體的形狀規則、密度均勻、它所受浮力可用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來計算。

例題:邊長爲10cm的正方體浸沒在水中,物體的上表面與液麪平行,上表面受到的壓力爲14.7N,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爲4.9N,求物體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解:根據壓力差法求浮力:

物體受到的浮力爲F浮=F向上-F向下=14.7N-4.9N=9.8N

二、用稱重法求浮力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重力G,再將物體進入液體中,讀出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則浮力大小爲F浮=G-F。

適用:有彈簧秤讀數,形狀可以不規則的小物體。

例題:一個重爲1N的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當鉤碼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時0.87N時,這個鉤碼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解:鉤碼受到水的浮力爲F浮=G-F=1N-0.87N=0.13N

三、利用漂浮或懸浮條件計算

若物體漂浮或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時,應根據物體所受浮力等於物體的重力(即F浮=G物)來計算。此法也稱爲平衡法。

適用:漂浮或懸浮

例題:一艘30000N的輪船在海上航行時,受海水的浮力多大?從海上到長江上航行時浮力多大?

解:因爲這艘輪船是漂浮,所以輪船所受的浮力F浮=G物=30000N,輪船從海上航行到長江,輪船重力不變,所以所受浮力不變。

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用公式表示就是:F浮=G排=ρ液gV排。ρ液gV排表示液體的密度,g=9.8N/Kg,V排表示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當物體浸在氣體中時,則F浮=ρ氣gV排

從公式上看物體所受浮力大小隻跟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體積大小有關,與其他無關

適用:知道排開液體的重力或體積。

例題:有一個小石塊,放入盛滿水的燒杯中,溢出15的水,求小石塊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解: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小石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排=15N

以上四種方法是在初中階段求浮力的幾種方法,在解題時應注意運用,分清用哪種方法解題。

初中教學隨筆7

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學習的可持續發展。學生學習反思的培養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學生通過對達到某種學習目標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總結,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反思,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1、在探究新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反思

學生總是帶着自己的一套見解、經驗來到課堂,並通過日常生活經驗和先前的學習,來建構新知。先前的見解、經驗就是學生反思 的起點,學生初步形成知識模型、找到不同的反思、提出不同的見解之後是學生學習的契機。在教學中,教師應找準學生學習的起點,抓住學習的契機,才能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反思,使學生學反思。

2、在數學知識獲取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我不僅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還讓學生學習知識的獲取過程,讓學生在學習中悟出知識的'來龍去脈與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繫。

3、在題目做錯之後學會思考

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時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視對結論的思考,滿足於一知半解,這是造成作業錯誤的主要原因,結果常常出現不符合實際,數據出錯等現象,特別是一些“隱性錯誤”發生頻率更高。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角度來剖析作業錯誤的原因,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使學生在糾錯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基本概念,自覺地檢驗結果,培養分析能力。

初中教學隨筆8

初中農村物理教學變革的根本是強調實現學生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態度由被動變主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學習,特別是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讓學生早日成爲學習的主人。要達到這一目的,我覺得農村的物理教學應該從以下幾點着手:

首先,使學生的主題地位凸顯。

農村學校由於教學資源和環境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教師在教學中不敢放手,學生在課堂上過於沉默,不敢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沒有讓學生形成觀察和自學的能力,教師在整堂課中限制了學生的發展,使學生被動學習。所以我們應該倡導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主動積極的學,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但是,敢“放”並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讓課堂變成集貿市場。教師在課堂中要適時的引導,既要讓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積極思考並及時解決,又要讓學生的探究方向不偏離探究目標。作爲一名農村的物理教師,新課程改革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向傳統的教學觀、教師觀挑戰,儘快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師角色的再定位。

其次,使學生重視學法。中學階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實際生活的物理現象中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出來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模式,應努力成爲一個善於傾聽和引導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爲中心的傳統觀念就必須加強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參與能力和課堂教學之外的各種探究性能力的培養。

再次,使教師教學方式形式多樣,適時的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師的教學不能再停留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中,應該與時俱進,爲新時代的教育添加新鮮的血液。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

特別是加強一些常用教學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後,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模型法等。學生如果對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將對物理知識領會的更加深刻,同時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了學習物理的能力。

初中教學隨筆9

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意識到所進行的教育探索,

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從本學期開始,我們明確提出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踐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踐行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對這一理念有正確地認識,不能“掛羊頭賣狗肉”,這就要求我認真研讀有關陶行知的教育理論。《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就是我選擇研讀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重點闡釋了陶行知先生對與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着很重要的影響。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爲中心的教育。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其主要精神有:

第一,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是滿足人生需要,爲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務的。

第二,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爲真正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意義是生活的變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內容是伴隨人類生活的變化而發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種終身的與人生相始終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會即學校”

陶行知認爲,“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教育;不瞭解社會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指出,傳統教育在“學校與社會中間造了一道高牆”,學校好比是一個“大鳥籠”。提倡“社會即學校”,就是要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高牆”,衝破

鳥籠式的學校束縛,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學校中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學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釋,教學做合一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裏,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又是一種生活之三個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麼做就怎麼學,怎麼學就怎麼教。”陶行知對教學做合一的效用作了歸納闡釋:要想營利人類全體的經驗必須教學做合一方爲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不但不忽視精神上的自動,而且因爲有了在勞力上勞心,腳踏實地的“做”爲它的中心,精神便隨“做”而愈加奮發。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傳統教育與生活教育有什麼區別》一文中,非常精闢地對傳統教育和生活教育進行了比較。傳統教育以文化爲中心,偏重傳授文化知識,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而生活教育重在運用、發明、創造,提倡活讀書、讀活書、讀書活;傳統教育使學校與社會脫節,生活教育則要求把整個的社會當作學校;傳統教育只講“天理”與“禮教”不講“人慾”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卻追求“天理”與“人慾”“打成一片”;傳統教育是以教師爲中心,以書本爲中心,而生活教育卻主張以兒童爲中心,以兒童的生活爲中心;傳統教育堅持的維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卻是開放、發展、創造的教育。

讀這本書,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難發現,儘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儘管我們的教育改革已經推進了那麼多年,但我們真實的課堂教學還是那樣像陶先生所描述的“傳統教育”,離他倡導的“生活教育”還差的很遠!

初中教學隨筆10

我們的音樂活動離不開感受,在音樂中讓幼兒充分的去感受音樂是很重要的。我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創新,幼兒身上潛存着豐富的創造力和敏感的思維能力,我們要把孩子融入到音樂活動中,促進孩子多元智能的開發。從感受音樂入手教幼兒學習音樂,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提高表現欲和自信心。會表演、會創編學習積極主動,印象深,記得牢,從而使“學會”變成“會學”再到“創造性的學”,使幼兒在充滿音樂歡快、愉悅的氛圍中讓幼兒紮實的學到知識,並利用已學的技能進行創新,發展提高了幼兒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其實在教唱歌曲的時候,首先讓幼兒感受曲子,理解歌詞,從而啓發幼兒表達出來。在學《高高的蘋果樹》這首歌時,我用簡筆畫的方式畫了一個高大的蘋果樹下畫兩個席地而坐的小孩,簡單、明瞭。讓幼兒聯想自己在樹下會幹什麼?在豐富實際感受的基礎上對歌詞中的詞意有了進一步理解,使其產生相應的感受,然後我用歌詞按照歌曲的節奏來朗誦它的內容,並讓幼兒學習。當幼兒學的容易時,他們對自己有了信心,對活動有了興趣,也促使他們會自然的按自己的意願感受音樂、表達音樂。然後我示範演唱歌曲。讓幼兒學唱三遍後我把畫上的蘋果擦去換上幾個橘子,讓幼兒來學習創編新的歌曲。最後讓幼兒來想出還可以換成什麼水果樹。邊唱邊跳對於中班幼兒來說是他們的發展特點,他們的表現有了粗淺的技能和經驗,他們不但喜歡用歌聲來表達感情,更喜歡用動作加以補充,平時多讓幼兒觀察自然、生活中的一些啓發,同時也給幼兒一些示範動作,教給他們一些表達方法。在創編動作時,當唱到“我們唱歌,做遊戲”時,幼兒都會隨着音樂結合生活中的事創編各種動作;如:兩兩相對拍拍手;幾個人拉成圓圈開心的轉一圈;站在地上點頭等;在創編動作中,逼真的'表現出了孩子們投入的喜悅之情。

我覺得這樣上有幾個好處:

1、用簡筆畫來代替了原來的圖片,簡單、明瞭,減少了教師準備教具的時間,但卻不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我想這樣的方式可以多用。

2、音樂的活動環節清楚,層層遞進。從學唱、仿編到創編,逐步加深難度,使活動富有挑戰性,而不是機械地反覆。而且在學唱仿編不同的水果樹時幼兒也同時在熟悉、學習歌曲的節奏、旋律。

3、豐富幼兒的有關經驗。在活動中,有的孩子提出換成“西瓜”,於是馬上有孩子反對:“西瓜不是長在樹上的”。通過的討論、交流和碰撞,豐富了孩子們的經驗。

初中教學隨筆11

對剛接觸物理的學生來說,唯一的基礎材料則是現實生活,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着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便能順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規律。例如:在講聲學和光學時候,可以問爲什麼打雷和閃電明明是同事發生的,爲什麼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見打雷的聲音?這樣學生通過不斷地設疑,不斷地質疑,有利於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和規律,爲下一步學習物理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新課改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初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說,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叫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學,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於得出結論。 學生實驗及有趣的小實驗,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我發現,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學習的學生也會目不轉睛的看着實驗,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學生實驗及有趣小實驗,既生動又形象,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討論

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繫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儀器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有趣小實驗更能發揮這種作用,激發他們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讓教學內容事先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充

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聲音的'發生時,可讓學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嚨,讓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每天都聽到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等等,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瞭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總之,物理知識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關注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都能使使學生真正瞭解到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使物理教學過程成爲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過程,讓學生感悟到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規律,從而激發學生勇於探索科學知識的最大潛能,真正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初中教學隨筆12

一、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學水平的提升

我從事歷史教學有一段時間了,教學時間長了,自然就有一點體會和感受,這1年的教學實踐,基本上能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致於在課堂上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抓住常規教學,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力求提高課堂效率這是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對教師的最高要求。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要翻閱教材、教參、教輔用書,力爭做到把老師知道最多的知識,教材中所蘊含的所有要點,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聯點都備出來,有條列地傳授給學生。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定要抓住課堂上的40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三、抓好學生的知識點的過關檢查,及時反饋,做到功在平時上好課,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要對學生掌握的知識及時反饋,過關檢查,在每一節上課前,老師就要對學生所學的舊知進行復習提問,這樣既檢查了學生以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起到新舊知識的銜接的承上啓下作用。可謂是一舉兩得。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溫故而知新”。

四、加強中招、新課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處理,關注中招命題趨勢,在平時的課堂滲透中招意識

做爲初一教師不能只顧眼下,閉門造車,不去學習來了解新信息。因此,老師要多瀏覽時下最新的教學參考、雜誌,多留意中招考試方面的信息,便於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題的趨勢,力爭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中招意識,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題的方法。平時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做到功在平時,形成習慣。

五、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教學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時的教學中,在傳授知識時,也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比如概括、歸納、比較、判斷等諸方面的綜合能力,讓學生養成勤於複習舊知,善於總結歸納,做題條理清晰,規範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做爲畢業生必備的技能。教師平時訓練的好,不致於在考試中顧此失彼。

最後,我用荷蘭著名的繪畫大師梵高的名言作結:“相信我吧,在藝術問題上,下面這句話吧,實實在在的,老老實實是最好的辦法,寧肯不厭其煩地嚴肅鑽研,而不是投機取巧,譁衆取寵。”

長久以來,我們的老師恪盡職守,對課本知識進行精心的解讀和歸納,把一個個歷史知識“塊”,梳理得條條縷縷,解析的細緻全面,然後塞給學生,讓學生花大力氣去把它死死記住,不必多問爲什麼,關鍵記住是什麼!我們在知識的記憶上花了太多的心血。學生的腦海裏也總這樣認爲學歷史不就是背嗎?學歷史就是背就是記,教歷史就是勒令學生去背、去記,這不能不說是歷史老師的悲哀,學生的悲哀,歷史學科的悲哀!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歷史與我們現

實隔着塵封而厚重的煙霧,我們總要求學生隔着這重煙霧記住煙霧那邊的事,卻很少讓學生穿過這重煙霧,深入到過去,深入到歷史中,去感悟,去體察,去思索,同歷史進行對話,感受歷史發展的脈搏!往者已逝,來者可追。我們需要置身於歷史中去,探究這一段歷史是怎樣形成的,要站在歷史的古道上思考,又要鳥瞰歷史,用宏觀的視野去考究,就事論事的講述一個歷史事件是無法看透看廣的。

歷史是極富理性的探索前進的軌跡,我們要從歷史中吸取營養和智慧,也要對歷史進行思辯和批判,我們不是思想家,但學習歷史,我們需要不停地思考,我們不僅要明白歷史事件,知道它是怎樣的情況,而且還應該去求證,弄清楚爲什麼,對歷史做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做深入的探究和思辯,才能聆聽歷史老人智慧的聲音,才能達到學史使人明智的目的,正如錢乘旦先生所言:歷史不是一個人人都能看得透的東西。你要是能夠看得透看得深,看得懂,那麼你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

初中教學隨筆13

在數學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數學教師憑着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從教育科研的高度,積極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研究,探索了一條適合教學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有效途徑,總結了大量的經驗和案例,初中數學。本書深刻地反映了我們中學課堂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我從中受益匪淺,先將摘錄和體會展示如下:

本書開篇羅列了在進行有理數混合運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概念不清:運算符號錯誤;錯用運算律;對負分數的概念理解不清;違背運算律;違背去括號法則。“這六大點也是我在授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以後的授課中應提前糾錯,讓學生少走彎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教師的寬容與愛、尊重和理解。在學生出錯時,教師要尊重、理解並寬容地對待他們,這不僅可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也體現了教師的素養及學生的熱愛。“的.確,在平時的授課中,我門太嚴了,不苟言笑,造成學生的緊張,這些做法不可取,應該嚴就嚴,多給學生勇氣敢於說話,私下也應多關心關注學生。同時還指出教師如何幫學生糾錯,

1、通過一個典型例題,讓學生暴露錯誤、師生共同分析錯誤原因,學生從反面吸取教訓,迅速從錯誤中走出來,從而增強辨別錯誤的能力。

2、教師應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對待錯誤和失敗,備課時適當從學生易錯的思路去構思,課堂上加強對典型思路的分析,讓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

3、讓學生通過自我評價,找出解題過程中的問題,自行糾錯,

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應結合實例助其理解。如:”有些數學概念從客觀事物的定向形式和數量關係中反映出來,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注意從實際事例或從學生已有知識中,退步引入並加以抽象,尤其要從學生接觸過的具體內容入手,同時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中學生具有的上進心強好勝的心理特點。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幫助他們獲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悅,進而減少運算的錯誤。”即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法的指導,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體現了新課程理論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題作用的理念。

初中教學隨筆14

地理這門非中考科目在教學中一直存在一個困惑:學生興趣不大或積極性不高,所以在教學中比較吃力。如何解決這一困惑是我多年來一直在探索的。我認爲“樂趣”和“認識”應該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來源。在學習中體驗愉悅和快樂;在成功後獲得興奮和滿足,以及老師和學校對於學生的肯定和讚賞都將是學生學習動機產生的助動劑,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也嘗試去探究、去思考。

一、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導入,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初一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很強,我在教學中就利用學生的這種優勢,以趣味性的內容導入新課,及時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世界地理知識的瞭解不是很多,所以我在備課時就經常上網尋找相關國家或地區的熱點問題作爲引子,創設情景。如在《中東》一課中播放了動盪不安的伊拉克圖片,學生看後很震憾,也很想知道爲什麼會發生戰爭的,學生的探究興起就被激發出來了。這樣學生既瞭解了國際動態,也提高了學習興趣。

二、策劃好課堂45分鐘的活動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向45分鐘要效率是每位教師的教學目標。可教學效率的高低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如課時安排上的不合理、教學內容過難等,學生可能對地理會產生牴觸情緒,如何把每週2節的地理課變成興趣課,調動學生積極性呢,我嘗試了以下做法:

1、努力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把握學生的思維動向

新課程強調的是學生的參與性,所以我在每節課中都會設計適當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學生通過讀圖、討論等形式歸納總結,從而掌握知識。“地圖”這一節的教學不能侷限於教材和課堂。如果能抓住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和實踐活動兩條,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學中我就設計從熟悉的環境入手,讓學生繪製學校平面圖,在繪製過程中與同學討論在畫路線圖時會遇到什麼問題,讓學生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再把主要問題讓全體學生討論看看能不能解決,最後教師提出一些建議,同時強調地圖要素的作用及重要性,並指導學生如何運用各要係爲繪圖服務。課堂中對錶現積極的學生給予相應的肯定和鼓勵,學生的參與熱情就更高了,事實上這種課堂的效率要比教師的再三強調要好。

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新教材中的許多內容只給學生提供了圖片或資料,並沒有詳細的文字說明,學生有時不明白其中的內涵,所以我在課前會給學生留下問題,讓學生利用週五放假的時間上網查找資料,更多好地瞭解相關信息,以便課堂中學生間的資源共享。如在講授《東南亞》的華人集中這部分內容時,我就讓學生查找了關於“解放前,爲什麼大批的中國人漂洋過海“下南洋”去謀生呢?除了距離較近以外,是什麼吸引他們去呢”這個問題。學生要課堂中各抒已見,氣氛很活躍。

3、聯繫實際,讓地理課堂迴歸生活

已“學以致用”是地理教學的宗旨,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注重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實際情況相聯繫,就是讓學生走出課堂,迴歸社會,瞭解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比如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日本的學生從小就有進行了防震訓練,培養防震意識,如果我們生活中也發生了地震該怎麼辦呢?學生在教師提供的模擬情景中分別進行了各種演示,學生邊參與邊掌握各種應變措施;學生感知“地理”就在身邊(如關注地理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繫),也感受了地理學的實用價值(如關注地理與生產之間的聯繫)。再比如讓學生觀察自己在太陽下的影子嗎?寒假與暑假,晝夜長短的變化有何不同?同學們由於親身經歷過,所以對這兩個問題很快找到了答案。他們回答:自己在太陽下的影子時長時短(甚至可以分析得出這是因爲地球的運動造成的)。在寒假時,早上6:30起牀天還未大亮,而晚上5:00左右就天黑了,而在暑假期間,晝夜長短的情況正好相反。

初中教學隨筆15

摘要:切實重視演示實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認真上好學生分組實驗課,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實驗操作技能;充分發揮教材中“小實驗”的作用,訓練學生動手製作的能力;不定期地開放實驗室,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等方面,加強物理教學實驗的有效成果。

關鍵詞:物理教學有效實驗創新思維操作技能

許多物理理論知識都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經由認真的思索和總結得到的。每一個學生都要培養出實事求是的科學求知態度,從實驗目的出發,學會正確使用實驗一起,加上正確的實驗記錄,逐步探索物理知識的奧妙。當學生能夠根據實驗觀察到的現象和結果得出物理結論,慢慢掌握這些探索知識的方法,以便在以後的學習中學以致用。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獲得,是從大量實驗中總結出的結果,因此物理理論的正確與否也是通過實驗來驗證的。實驗在物理學的發展與實踐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中學物理的教學目標,是要學生系統地掌握物理基礎知識,並且瞭解知識的基本實際應用,同時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他們進行創新獨立性的思考。要想實現這些教學目的,單靠課堂的教學講授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實驗教學的輔助。不少教師因爲物理學科的概念多而抽象,覺得物理很難教。

實驗教學既是物理知識教學的基礎,也是物理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實踐證明:只有通過訓練有素的實驗教學,才能使學生在獲取物理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如: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同樣,只有加強實驗教學,才能培養出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學生。而這種能力正是日後成爲合格勞動者所必需的勞動技能素質的基礎.如何來加大實驗教學力度,改進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切實重視演示實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物理演示實驗具有形象真實、生動有趣的特點,能爲學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規律前營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學生感受倍深。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動作記憶效率比語言文字記憶效率要高好幾倍。“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成績優秀的物理尖子對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具有很強的“悟性”,這種“悟性”源於對日常生活豐富的感性認識。對物理學習有障礙的人,其最大的障礙不在於智力因素,而在於缺少對日常生活的用心觀察,頭腦中缺乏感性經驗,而這些感性經驗恰恰是物理思維的基礎。因此,作爲一名物理教師,首要任務就是盡一切可能,在課堂上爲學生展現出豐富多采的物理現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師不僅要用好課程標準上規定的演示實驗,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話、一幅插圖、一道習題也可以將它搬上“講臺”進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僅僅是“教師演,學生看”,還可以是“教師導,學生演”,即邊學邊實驗。

二、上好實驗課,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實驗操作技能

根據教育心理學的觀點,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在於教師完成某種過程,而在於通過某種活動促使學生在行爲上發生某些重要的變化。如在學生身上引起的認識上、理解上、技能上、態度上的變化。如果學生通過主動參與教學,在教師的積極指導下獲得物理知識,則會印象更加深刻,並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根據這一思想,我進行了一些探索,將初中物理第一冊中電學的一節課《電路的連接方法》由原來的驗證性實驗改爲學生的探索性實驗,教學中採用啓發式教學和有控開放。

三、充分發揮教材中“小實驗”的作用,訓練學生動手製作的能力

當前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不少教師認爲教材中的“小實驗”是課外知識,與考試無關,因此常被視爲可有可無,或被棄之不理。然而這些小實驗卻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貼近生活、直觀明瞭、便於操作的特點,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鍛鍊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和獨立操作能力,發展智力。

例如:《電磁鐵》一節中,提供瞭如何自制電磁鐵的方法,我讓一個班級的同學利用假期進行製作,並要求以作品的形式加以展示。在此後的幾天中陸續有不少同學前來詢問如何能提高電磁鐵的磁性,以求自己製作的電磁鐵磁性最佳,這樣在他們製作的過程中,對電磁鐵的特點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事實表明,這個班級的學生在《電與磁》一節的學習中,絕大多數同學對“電磁鐵特點”這一知識掌握較好。

四、不定期開放實驗室,給學生創造更多動手機會

由於人的個性差異,一些學生往往不滿足於課堂上所看到的或書本上所接觸到的實驗,他們往往表現出較強的動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諸實施;而另有一些學生動手能力不強,在實驗中往往處於旁觀者的地位,有時想自己試着做實驗,又怕周圍的同學譏笑。實行的辦法可以採取自願參加,全方位開放的形式。或根據興趣愛好組織專題研究和探討,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或複習已學實驗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設計的小實驗,將能極大地增進學習物理的興趣,有益他們動手能力的增強,有利於創造能力的培養。

我們要要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就必須在物理教學中加大實驗教學的力度以推進物理素質教育,促進創新教育。

TAG標籤:精選 初中 教學 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