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育兒知識/列表

一起來看看兒童整形的時機選擇

一、從社會學角度看手術時機選擇

一起來看看兒童整形的時機選擇

1、心理學角度:以往調查結果顯示,人對自體形象認知始於4—6歲。患有先天性畸形的兒童從4~6歲開始意識到自己形體的缺陷,關注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態度,並在心理上產生一系列變化。如果父母或幼兒園小朋友,特別注意其畸形,並時常溢於言表的話,會給孩子造成自卑感,影響其正常的心理髮育。隨着社會的發展以及人整體素質的提高,人智力的發展也在提前,據我們臨牀觀察,2歲的孩子已經有美醜的意識。不管何種原因造成的畸形,爲了把畸形造成的心理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應該把傳統手術時間適當提前。

2、經濟文化角度

經濟水平決定了意識形態和文化的發展,近代文明的發展西方較東方起步早,且更先進,人們的意識也隨之開化,殘疾人在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多能得到尊重和併爲其社會所接納,患者的自身認知也較爲客觀,所以各種畸形整形修復的時間相對較晚;近代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相對落後,國民素質教育起點低,加之人口衆多,升學就業壓力大,競爭激烈等諸多因素,殘疾人本能就有一種自卑感,同時在其接觸的各種環境中難免受到各種各樣的歧視,例如我們所熟悉的,小時候經常會有很多綽號外號是針對殘疾孩子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應該適當提前畸形的矯治,不可完全借鑑國外的同種手術時間。

二、從生物學角度看手術時機選擇

1、功能重建方面,通常重建功能主要靠練習獲得,小兒具有成人不可比擬的獲得運動功能和代償功能的能力,例如小兒先天性或在嬰幼兒時期因外傷原因而失去手指時,其殘指幾乎可獲得失去手指的代償功能;而對成人來講,殘指則很難代償已失去手指的功能。因此只要具備手術的條件,就應該儘早進行功能再造手術,以充分利用小兒優異的功能獲得能力。如能早期手術,即使是對於那些不能完全到達解剖學重建的病例,也可望獲得代償功能。

2、容易形成高度的瘢痕攣縮小兒機體對抗外傷後組織收縮的能力差,厚而疏鬆的脂肪組織易於移動,因而容易形成瘢痕攣縮,且肌肉力量薄弱,關節構成也不如成人堅固,這樣,由於外傷攣縮組織的強力牽拉,關節不僅可以沿着生理可動的方向被動固定,而且向相反方向即向背伸方向變形的病例也非罕見。如果長期被固定在背伸位置,則該關節和相關肌腱等會受到損害,因此應儘早手術治療。

3、不易形成關節僵直成人關節固定超過一個月就可能發生攣縮、僵直、運動受限等,小兒則不易產生關節僵直和攣縮,很多患兒其關節數年處於固定狀態,在解除這種固定後,關節功能仍能得到良好的重建。因此,由燒傷或外傷引起的繼發攣縮的患兒,如未出現關節逆生理方向的固定變形,可不急於手術,大多待瘢痕成熟軟化後再進行手術治療。

4、組織再生能力強小兒組織再生能力很強,且年齡越小越顯著。例如潰瘍面的表面及外傷癒合快,神經吻合、皮膚移植後感覺恢復快。

5、皮膚的伸展性好小兒皮膚伸展性強,尤其6個月的嬰兒其皮膚伸展性比1歲的幼兒大得多,此特點有助於潰瘍面的縮小、傷口癒合,且術後瘢痕亦不顯著。臨牀可利用這一特性對黑痣、血管瘤及瘢痕進行早期一次或分次切除。

6、矯正效果佳小兒的所有組織器官處於幼稚發育階段,因而具有易於改變的特性。爲此,在適當時機通過手術的直接改造或利用器械的矯正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TAG標籤:兒童 整形 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