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

當前位置 /首頁/健康疾病/心理疾病/列表

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原本平靜的情緒變得暴躁起來?

記得有個小朋友4歲半了,他非常喜歡上幼兒園,還常常會跟我們講他在幼兒園發生的有趣故事,他的性格也很好,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他還告訴我們他非常喜歡他的班主任和生活老師,說她們可厲害了,做的手工特別的漂亮。

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原本平靜的情緒變得暴躁起來?

可是有一天孩子在幼兒園發燒了,於是老師打電話媽媽,媽媽便把他接了回來,原來是感冒了,於是孩子在家裏修養了幾天便康復了,可是從此就再也不願意去幼兒園了,早上只要送幼兒園就開始拼命哭鬧並且情緒暴躁。

這個小朋友的現象讓家長摸不清頭腦,孩子本來非常喜歡幼兒園的啊,又有那麼多的好朋友,又非常喜歡老師,可爲什麼一次不經意的生病卻突然間讓孩子像變了一個人似得,還有的孩子因爲一次生病就變的非常的粘人,還有的孩子就是每次幼兒園放假或小長假,就不願意再去幼兒園了!

其實這些情況或類似的現象,很多孩子都出現過,我們總會說孩子小不定性,大大就好了,其實這些跟孩子小不定性沒有多大關係,當然凡事都是事出有因的,至於什麼原因讓孩子原本喜歡的地方卻產生了這麼大的恐懼情緒?是什麼原因讓孩子產生了這些情況?我們家長該如何正確化解孩子的情緒?該如何正確的解決問題呢?

其實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分離焦慮,我們在找原因之前,要知道孩子的情緒、思想邏輯是誰來控制的呢?當然,就是我們的大腦!我們所說的每一個字、做的每一個動作、還有你情緒的好壞......所有的一切都源於大腦,我們都知道大腦分爲左右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不僅在解剖學中是屬於分離的,在功能上也是大不相同的,它們就像兩個人一樣,它們有各自不同的獨特“個性”。

左腦熱愛渴望秩序,是邏輯的、求實的、語言的和線性的。右腦是全面的、非語言的,它發送並接受信號,這些信號包括面部表情、眼神接觸、語氣語調、身體姿勢和手勢等,右腦不關心細節和秩序,這些事是左腦的任務,右腦專門處理意象、情緒和個人記憶。換句話說,人們的直覺和發自內心的感覺就是來源於右腦。

左右腦就像是兩個岸邊,它們之間是一條河,而我們就坐在一條小船上行駛在這條河中,當我們的小船遊在河的中間的時候,我們是既有理性情感又穩定的狀態,當我們的小船離左岸邊越近我們就會變得越固執,當我們的小船離右岸邊越近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越情緒氾濫。

當然固執和情緒氾濫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們就要讓我們的小船儘量的在河流的中間前行。而我們的孩子有時很難控制這條小船,時而靠左時而靠右,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做好孩子的引導工作,確保孩子可以保持在河流的中間部位(幫助孩子保持左右腦協調工作)。

我們現在回到之前的那個生病後突然不願意上學的例子上,其實這個小朋友在幼兒園發生的經歷已經成爲了他的親歷式記憶,年齡這麼大的孩子都屬於典型的右腦主導型,他們還沒有掌握用邏輯和文字表達感受的能力,小朋友感受到了強烈的情感,他無法用語言清晰的理解並表達出來,所以就導致了他一系列強烈的情緒及對幼兒園的排斥反應。

這個小朋友把被扔在幼兒園、父母的離開、生病,以及讓他不安的情緒或害怕的感覺,都聯繫在了一起,他的大腦和生病時身體不適的感覺告訴他:“不好的事情是,幼兒園=父母離開=生病=不安=害怕”,從這個角度我們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爲什麼會有排斥幼兒園的反應了,這樣也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孩子了!

我們知道這個原因之後,解決起來就比較簡單了,那我們就用複述故事的方式方法來治癒孩子的情緒吧,因爲這招最管用。當孩子遇到害怕或讓自己緊張的事情時,往往我們家長們總是會用迴避問題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其實這並不會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因爲孩子根本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而你的迴避會讓孩子更難弄明白事情的經過及真相,變得更加迷茫,所以當孩子下次再遇到這些類似的情況時同樣會害怕、緊張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所以,就讓我們嘗試着與這個小朋友聊一聊吧!我們把方法告訴了孩子的媽媽,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媽媽在家是如何通過這個方法來讓孩子變回從前的吧!

他的媽媽對孩子說:“我知道你這段時間不想去上幼兒園,是因爲你在幼兒園裏生病了,那麼我們一起來回憶下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那天早上一起起牀後,一起唱了一首手指歌,我們還在窗戶邊看到了爸爸開車去上班,然後我們洗刷後去上幼兒園了,在路上你還抓了一隻螞蟻,對不對?”孩子點點頭,媽媽接着說:“那我把你送到幼兒園裏,離開之後又發生了什麼呢?你來告訴媽媽好嗎?”

孩子便複述了一些離開後的情況,還說了他覺得自己不舒服就想媽媽了,就哭了起來,媽媽然後說:“嗯,生病了會很不舒服,我知道你的感受,媽媽生病的時候也很不舒服的,但是幼兒園裏有你最喜歡的兩個老師,我相信他們會照顧好你的,並且老師知道你想媽媽了,所以就給媽媽打了電話,我接到電話後第一時間就趕去了幼兒園接你了。在我去之前是不是你覺得很想念媽媽啊?很想讓媽媽抱抱呢?覺得如果媽媽在你就會舒服很多了對嗎?”,媽媽還告訴孩子以後如果需要媽媽時,媽媽也會很快出現在你的身邊,一直陪着你!

我們把事情的經過幫助孩子整理出來,讓孩子明白情感和身體都經歷了什麼事,讓孩子明白後,我們需要再幫助孩子回憶一下,曾經孩子跟你說的幼兒園中的樂趣事情,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是安全的,可以讓孩子放心的地方,並且充滿了樂趣,幫孩子回憶他與小朋友一起開心玩耍的場景,讓這些美好的回憶來沖淡孩子心中的不好情緒。

慢慢的這個孩子便對幼兒園重新產生了興趣,讓不安和害怕成爲了過去。爲什麼講述故事的方式可以調整人的情緒呢?其實這不止對孩子有效,對我們成年人也是一樣的有效。

專家解釋:爲了把故事闡述出來,左腦必須用詞語和邏輯把事件整理好,右腦則致力於處理身體感覺、原始情緒和個人記憶,這樣我們才能看到完整的圖景,傳達自己的體驗。這正是寫日記和講述艱苦經歷強大的治癒作用背後的科學道理。研究表明,僅僅是給真實的感受指定一個名字或者貼一個標籤,就可以讓右腦中“情緒通路”的活動平靜下來。

家長們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呢?是的,人類的大腦非常豐富而多彩,還充滿着各種神祕的色彩,我們需要了解這些來幫助自己和孩子的成長!從此之後,當我們再遇到孩子出現類似的情況時,是不是我們解決起來就更加胸有成竹了!

TAG標籤:暴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