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物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兒童讀物/列表

語文教學隨筆(集合15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爲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學隨筆(集合15篇)

語文教學隨筆1

一直覺得一堂好課是教師用心來上的。是要經過千錘百煉而來的,它前前後後要教師付出若干的時間與精力才行。本學期的評教評學結束了,也留給我們許多思考的空間。

本學期五年級的執教內容是《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是講述談遷在若干年的心血化爲烏有之後,從頭再來寫書稿的一件事。教學時我從這樣幾方面入手:

第一,從數字入手,體會談遷治學的刻苦和信念的堅定。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感悟,讓學生走進主人公談遷的內心,感受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毅力,並能用朗讀來表現

第二,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深刻體悟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嘗試爲課文補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談遷遭受厄運後的心路歷程,寫一寫談遷二寫《國榷》時某個具體的`場景。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說中積累,看中想象,寫中運用;讓學生既能“得意”,又能“得言”。

第三,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堅定的信念,並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就會有希望。

幾次琢磨下來,我覺得,教師要做指路人,指明目標,引導方向。自己務必聲情並茂,感情充沛,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以情引情,以聲換聲!其次,要循循善誘,善於耐心地等待,能讓學生擁有思考的時間,也許是10秒,也許更長……接着,處理類似於“500多萬”“6次修改”“一點”“一百多裏”這些細節方面,要結合生活實際,比較與聯繫,讓學生更加能深切地去感受、體會,再深層次地感悟。再者,動情之處,配以感人肺腑的音樂,這就增加了一抹亮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嘗試做探路人,去歷經崎嶇坎坷,堅持探究。讓學生設身處地去體會,繼而再用朗讀去表現。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語文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又是得意得文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在這個課時的教學中,“名垂青史”一詞,是在抽取了內在含義後僅剩的意義空殼,要賦予它以活的情狀再現,就必須引導學生在豐富的想象中去感悟。通過四幅畫面再現談遷重寫《國榷》時的情景,旨在發掘學生一切已有的生活來源,化枯燥死板的符號爲形象鮮活的畫面。藉助想象,衝破時空的限制,做到“思接千載”,捕捉人物的鮮活,深化理解,入境動情。

語文教學隨筆2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一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到目前爲止,初中三年語文新課的教學任務已經基本完成。爲了提高我校語文教學質量,讓學生在中考中能考出好成績,我校初三語文備課組全體教師經過仔細磋商,在全面分析課程標準和考試標準的基礎上,特制定本複習計劃。

一、總體思路

由於語文學習是分階段、分課時進行的,每個階段每個課時都要接觸一些新知識,而學過的知識則變成了舊知識。新舊知識之間本來是有聯繫的,但由於語文教學中的階段性,使知識之間形成了間隔。爲了使新舊知識能相互溝通,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而形成知識網絡,達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我們採取疏通思路,分階段分步驟複習的方法。

二、具體做法

(一)課本知識的複習階段

分冊複習梳理整個中學階段1—6冊語文課本的知識,使之系統化,使以前零散雜亂的知識有條有理,便於學生理解。

1。 複習重點:課文的字、詞、句,理解記憶

2。 複習難點:①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聯繫與區別。 ②瞭解其基本的文學知識,

如,記敘文的要素,說明文的說明順序,說明文的結構,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議論文的三要素,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議論文的結構等,以此落實到一至六冊課本中的重點篇目中的重點語段的閱讀和理解。

3。 複習目標:①掌握其它文學體裁的常識,如散文、小說、童話、寓言、神話、詩歌、戲劇。②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學常識,側重於一些名人大家,如魯迅、唐宋八大家等。 ③分冊複習是對教材的忠實,針對一、二、四、五班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和必要,我們一冊書一週,約六週(一個半月),每冊複習完成之後,輔之以選擇的題精練。

4。注意事項:針對本班的同學,在以上覆習的基礎上,選擇大量的題加強訓練,在知識的運用上加深加寬。這個階段的複習目的是以教材爲本,幫助學生過好課本關,掌握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就這些內容一般怎樣考,會出現哪些問題及怎能樣應對,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二)知識點歸類複習

在課本知識複習的基礎上,把初中階段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作如下幾大類複習:

1、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

這裏面的知識點多,但主要是要求學生會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也就是要求學生能仿句、能對對聯、能根據一句話提練觀點、能簡明、連貫、得體地使用語言等等。

2、閱讀訓練

(1)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是中考複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我們將對現代文進行分類,即記敘文(包括散文、小說)、說明文、議論文三類,每一類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通過對近幾年各地中考題研究發現:中考現代文閱讀體裁多樣,題材豐富,意蘊深刻,強調整體感悟。《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評價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因而我們在複習時必須讓學生對每一類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具到。我們準備在複習時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難點,授予方法。具體方法如下:精心選取閱讀材料,主要選取意蘊深刻、對學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有引導作用的文章;精心設計問題,着重設具有層次性、能考查學生對整篇文章融合貫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注重方法指導,在解答閱讀題時,我們要求學生不要去關心問題的答案,而要總結有關規律性的知識和解題的思路方法。

(2)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是現代漢語的源頭,學好文言文是繼承民族優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學好語文的需要。《課程標準》指出,文言文的學習目標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文言文閱讀是中考語文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中考命題上除了取材課內的文言文段外,課外閱讀文段必須難度適中。在試題設計上“言”“文”並重,即既考查學生文言基礎知識,也考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幾年來,對文言文的閱讀開始重視對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評價能力的考查。因此我們在閱讀訓練時也要向這一方向發展。

3、作文訓練

瞭解說明文、議論文的常見結構模式,重點放在記敘文的寫作指導上面,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審題,正確地選材、立意、結構文章,板書正確,爲良好寫作打下基礎。爲使絕大部分學生畢業且成績較好,必須重點落實第一、第二階段的複習,總耗時約二個半月。

我們在這一階段主要讓學生會學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讓學生明確每一類文章的寫法。同時讓學生限時作文,養成寫作文的好習慣。

(三)綜合強化複習階段

這一階段的複習目的是: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閱讀理解和寫作題就很好的訓練了學生的這些能力,因此我們準備重點訓練這些內容。

1、閱讀訓練,前面已講了複習方法,在這裏只是把各種方法進行綜合,從而讓學生提高。

2、寫作訓練

在這一階段,我們準備突出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訓練,指導學生。同時強化限時作文。

3、精選部分中考試題,組成幾套專題練習,進行強化訓練。

4、精選幾套中考模擬試題進行近似實戰的強化訓練,注意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在這時應讓學生適應,但要控制次數,防止學生產生厭考情緒。

三、作文訓練側重於名篇,摹擬其謀篇佈局,刻意選材新穎,內容新奇,力爭讓每位學生寫好記敘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舉行寫作知識的講座,讓學生做到有寫的東西,下筆能心中有數。找一些典型的寫人、敘事範文,引導學生分析,從審題立意、選材等入手進行詳細評講,讓學生拿到題目不盲目下筆。舉出一些作文內容,適用於哪些題目,讓學生作文不離題,基本能找準方向,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猜題、押題,打獨釘子再次落實一些名篇的閱讀理解,輔之以大量試題,針對性更強,目標更明確,一切爲了分數,考前對學生進行答題技巧的培訓,堅決杜絕白卷現象的發生。

語文教學隨筆3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以前爲了上課,總是感到很困惑、很苦惱,也很懊喪。很多時候爲了完成教學任務,四十分鐘的課堂裏我似乎總是在不停地趕呀趕。可是,一節課辛辛苦苦下來,學生卻並不見得喜歡,而且似乎收效甚微,甚我是一名語文教師,以前爲了上課,總是感到很困惑、很苦惱,也很懊喪。很多時候爲了完成教學任務,四十分鐘的課堂裏我似乎總是在不停地趕呀趕。可是,一節課辛辛苦苦下來,學生卻並不見得喜歡,而且似乎收效甚微,甚至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都不能集中,小聲說話、搞小動作、看課外書……做什麼的都有。

問題到底出在哪?”我不停地自我反省,找原因,找對策。我設計的課堂問題重點該放在哪裏?我真的按照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的接受水平,學生的興趣點入手了嗎?我的教案、我的課件在課堂上真的一定要絲毫不減的呈現出來嗎?我給自己的設計安排,課堂教學上留有彈性的時間和空間了嗎?我隨時跟着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情感在講嗎?我的課,我的內容在貼着學生的心進行嗎?一連串的疑問讓我不得不去思考,也許真的是反思纔能有所觸動,有所改進。慢慢的,我不再盲目的去備課了;不再想當然的認爲是學生需要的,學生喜歡的了;而是課前課後多和他們接觸,試圖去了解他們,聽聽他們的聲音,聽聽他們的想法,再翻閱大量的教學資料,請教富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然後再結合這些真實的信息來收集資料,準備一節課。在這期間,尤其使我改變最大的是,我上課不再就是爲了完成教案,呈現完設計好的課件,而是給了自己更多可以靈活變通的時間和機會。於是我的注意力不再只關注教案進行到哪裏,課件展示到哪裏了,而是更多關注學生聽到了哪裏,接受了哪些,還需要些什麼。有時,甚至爲了解決學生課堂上的疑惑或進行最有效的引導疏導,我寧可刪減或放棄本來安排好的內容。尤其有時爲了處理學生課堂上的突發狀況(比如有時課堂上分心、做小動作、情緒的低靡沮喪等),我會把教學內容及時做個調整,臨時增加很多本來沒有準備的題外話,比如根據當時的狀況當時的需要,我會選擇不同的內容和他們聊聊。有時和他們說說人生,談談我自己的經歷,講講我的童年我的學生時代生活等等。有時則是選一兩個故事來講。學生們最喜歡聽我講故事了,故事往往都不長,有動物界的,有人類的,有遠古的,有發生在身邊的。但他們喜歡在小小的故事中去思索,去反覆回味,去學會成長。而我發現這個時候學生們的眼神也是最專注的,表情也是最寧靜的。

語文教學也許就是這樣,當你不再刻意給自己框一個架子時,你纔會更接近真實,更接近語文本質,你纔會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輕鬆自如瀟灑應對,而結果也往往是讓自己有更多驚喜的。因爲我發現每次再走進教室時,學生眼中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喜悅。

原來得到這一切其實並不難,只要你用心去觀察,用心去體會,並讓自己的心貼着學生的心走,那麼課堂教學就會在心的溝通中得到很好的成長。

語文教學隨筆4

開學初,拿到新作業本,孩子都會一筆一劃認真地寫作業,可是一段時間過後,有的孩子的作業就非常潦草,如何克服這種不良習慣呢?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一、預防法:在孩子做作業之前,家長或老師一定要提出適當的要求,使孩子重視自己的作業。

因爲孩子正上一年級,一定要從每個細節處着手,比如拿筆的姿勢,坐姿,都要嚴格要求,因爲開錯頭,糾正起來很費工夫。

二、榜樣法:給孩子展示優秀作業,激起孩子的進取心——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另外,當孩子作業有一定進步時,要及時表揚,鼓勵。

三、 多練字帖:孩子作業潦草,有的可能是寫不好字,有的可能是性子急,馬虎。字帖練習可以彌補這兩方面的不足,再者,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學習圍棋、練練毛筆字,這些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都有很大幫助。

幫助孩子克服作業潦草的`方法很多,具體運用時要因人而異,靈活應變。

隨筆----胡某,是個可愛的男孩,我認爲他是個可塑之才。沒想到他說得和做的是另外一套。做作業時動作很慢,思想很不集中,回家作業經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於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爲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後來口頭上答應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爲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 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後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爲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耐心細緻的女同學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爲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這位同學滿口答應,並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或 課堂時間幫助他,教育他。有時,這位同學也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她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後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這位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他學習上更努力了,紀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當起了值日生,勞動也更積極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爲此,我會心地笑了。後來,有一次我找他談話時,他說:“老師,某某同學這樣關心我,愛護我,幫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對得起她嗎?”我笑着說:“你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

語文教學隨筆5

常識性說明文是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課文語言淺顯,通俗易懂,但教師都覺得不太好教,學生也沒什麼興趣學。那麼,在教學這類課文時,怎樣做到既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又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呢?我們在教學《新型玻璃》一文時,進行了新的嘗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學習是學生的自主行爲。我們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喚醒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使學生產生學習需求。因爲興趣是兒童認知活動的動力,最好的學習是學生對所學有內在興趣。教師從學生已經熟知的玻璃出發,引出了所要學習的新內容,學生急於想知道新型玻璃,這就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召開產品發佈會和聘請推銷員的環節,更使同學激動不已,學生們都精心準備,全身心地投入,主體性參與極高。這樣就激活了學生的內驅力,變要我學爲我要學,由被動地學轉爲主動地學。真正體現了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現代教學論認爲,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教學氛圍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關鍵所在。課堂上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討論、相互補充的氣氛極濃。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張揚自己的個性。學生們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輕鬆愉快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在言語實踐中學習語言,在積極思維中發展思維,在交流表達中提高表達能力。教師的平等參與不僅加大了師生間的親和度,而且對學習重點有效地進行點撥和引導,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

三、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要想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創設使學生能夠獲得成功的條件和情境,纔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中,教師不僅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且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實踐。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討論探究、交流實踐,獲取了知識,發展了能力,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四、在大膽設想中培養創新個性

創新思維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學多一點培育創造力的意識和辦法,學生走向社會就會多一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設想,暢談自己的想法,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想象,同時,對學生創新性人格塑造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如談談玻璃的開發設想時,學生回答道:我們想研製一種不沾水玻璃,雨雪天行駛的汽車,司機的視線模糊不清,容易出事故。如果有一種不沾水玻璃,雨雪天汽車行駛就安全多了。我們還想研製一種吸塵玻璃,用這種玻璃做黑板,教室裏既不會粉塵飛揚,又不會影響師生的健康。

五、錘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課堂實踐活動的社會化,使學生獲得適應社會生活的各種經驗和能力,以達到全面素質的提高。教學中,通過召開發佈會和聘請推銷員的環節,把學生直接推向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在模擬市場競爭中,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錘鍊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

語文教學隨筆6

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沒有把握住語文課的特點,把語文課上得不倫不類。比如,把《偉大的友誼》上成了政治課;把《把七顆鑽石》上成了思品課;把《蝙蝠和雷達》上成了科學課。這樣的老師很多,有的還是全國著名的教師。他們在全國各地上示範課,一些教育類學術報刊上還發表他們的教學設計、課堂實錄。一些出版社還爲這些教師出集子。其實,這些人根本沒弄明白,語文的本質,不知道語文課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

還有一種現象也比較普遍,過於偏重分析課文的內容。這些教師把課文內容挖掘得特別深,分析得非常透。很精采,很到位。到頭來,學生的語文素養沒什麼提高。比如教《第一場雪》把課文沒寫出的內容也分析透了。

近兩年,又出現了一種現象,用多媒體取代了語言文字。多媒體的確是很好的教學輔助手段。但只能是輔助,不能取代,是爲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如果把課文的內容都用多媒體課件代替了,學生還學什麼語文。學生的語文素養又怎麼能培養?語文課就得讓孩子通過語言文字來理解,來感悟,來品味。學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素養的'。

在能力培養方面,也存重理解能力培養,輕其他能力培養的問題。雖然,閱讀能力最主要的能力是理解力,但理解能力不是閱讀能力的全部,還有記憶力,閱讀速度等等。人們普遍忽視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隨着社會的發展,閱讀速度對一個人越來越重要,互聯網的出現,人們得到信息比原來便捷得多,信息量也大得多。這樣,就對人們的閱讀速度要求越來越高。

還有一個問題,語文需要積累。而很多教師只注重理解,而忽視了積累。

各科教學都需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也不例外。這一點,很多教師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這些現象看上去是表面的問題,其實,每一種現象背後都有深層次的教育理論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得知道,語文是什麼。語文課的任務是什麼。當然,對語文本質的認識,有一些爭議,但都只是有不同的側重,都承認語文是最重要的基礎學科,既有工具性,又有很強的思想性,語文教學最主要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當然,還有其他任務。

語文教學隨筆7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當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爲:“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當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爲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纔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爲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爲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墨梅》後,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餘首古詩,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裏……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着自豪感,飽含着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讚美着……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語文教學隨筆8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爲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爲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

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爲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語文教學隨筆9

“六一 ”前一天,在實驗二小上課,在體會《觸摸春天》課文主人公安靜這個人物時,有個男孩舉手,當我請他發言時,他語意表達不清,我從聽課老師的表情中知道他是個特殊的智障兒童,但我從他激動的神態中感覺他是有所領悟的,是認真的,於是,我對孩子們說:“他很用心,他有點理解,你們知道他想說什麼嗎?能猜想嗎?”一個女孩馬上響應,猜說了一番,真要請班主任老師向她表示謝意。因爲表述的結果並不重要,我要的是這個過程,表達老師、同學對這位智障兒童的尊重,鼓勵。我還讓那個男孩驗證肯定女孩的`猜想,他愉快地點頭,顯然他懂得接受尊重。

沒想到,就這麼一個舉措,在這堂課上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教學成效。這個學生一直在舉手,這堂課結束時,我再次讓他回答:你想對安靜說什麼?他一字一頓地響亮地說:“自—己—生—活,自—己—創—造。”那麼經典!讓我震驚,讓我興奮,也讓我感受我三尺講臺的生命快樂!我當即就說:“你跟安靜一樣,也創造了一個奇蹟!”孩子們掌聲一片。下課了,那男孩走出禮堂,又返回來,一臉自豪,指點着我的板書,不忍離去,還使勁握了老師的手。這成效之中自然還有《觸摸春天》這個文本感人的力量,這個班集體的溫暖感化,更有那男孩有着與文本主人公相似的生活體驗、家庭教育的基礎。

這件事更讓我感到一個教師的責任,仁愛的重要,仁愛的力量!

語文教學隨筆10

參加第一線教育網的教育培訓,我來到無錫,趁着一個課不太好聽的上午,一人悄悄來到被稱爲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尋訪阿炳,聆聽二泉映月。

盛夏的惠山倒真是樹木蔥籠,藤蘿搖曳,但山腳下的二泉卻頗讓人失望。我聽不到淙淙的流水聲,只看到被柵欄圍着的一圓一方兩口被圈起來的泉井。隔着柵欄往裏看,確實能看到泉水,還比較清澈,但失去了鮮活的生命的流動,這泉的魅力也流失了大半。我不知道,看到這樣的泉水,即使月光照水,阿炳的情思還能隨着音樂恣肆汪洋嗎?到底是阿炳的滄桑情懷成就了這泉,還是這歷史上的泉真的美得足以催發阿炳的情。以景生情,情景共生吧。

我在諾大的“天下第二泉”下拍了照,又在泉池周圍上上下下的臺階上轉了幾遍,想象着當年阿炳拉琴的位置,但終未想清楚。恍兮惚兮,阿炳可真曾經來過?此地真是享譽世界的.二泉映月的誕生地?

我沿着山路一直向前,終於,找到了阿炳,他長眠于山腳下。阿炳墓設計成舞臺的形狀,墓碑上刻着民間藝術家華彥鈞之墓幾個大字,前面的空地猶如一個梯形舞臺,舞臺上,一個黑銅塑的阿炳彎着腰“痛苦”地拉琴。從沒見過如此痛苦扭曲的拉琴姿勢。阿炳生前貧病交加,顛沛流離,未曾有過炫目的舞臺生涯,但他需要舞臺,他應擁有舞臺,這震驚世界的“二泉映月”怎麼能沒有舞臺?這墓前的舞臺,是後人對他缺憾人生的彌補?

墓外還有一個“二泉音樂廣場”,墓邊還有“中國泥人”,讓人覺得很滑稽,許是後人希望阿炳和泥人,這無錫的兩個寶貝,在廣場上同臺演出?

當游完寄暢園,走出錫惠公園後,覺得一上午的逃課還是很值,在無錫,阿炳確實曾經來過,阿炳是屬於無錫的,二泉映月是屬於無錫的。

語文教學隨筆11

初中語文教材中每單元都編排了兩篇自讀課文,這些自讀課文的編排,目的在於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去獨立閱讀類似的課文,使“知”變成“行”,從而加深對舊知識的理解,運用,進而拓展視野,獲得新知識,並提高會讀能力。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並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造性地閱讀。而自讀課文的學習是學生進行學法練習的一大陣地,我教自讀課文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步驟入手:

1.自讀課文,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對每一篇自讀課文,都應編寫自讀提綱,書寫在黑板上或向學生口頭提出,這些提綱,既從教材出發,又考慮該單元的總目標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它作爲自學之引路,以免盲目自讀。對這類課文的教學,我們要以朗讀作爲教學的主要手段,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朗讀的形式可根據需要由學生自由讀、輪流讀、齊讀,還可以組織小型的朗讀比賽,在朗讀中瞭解課文大意。同時,還要讓學生自行劃出重點詞句,利用工具書自行掃除文字障礙,在朗讀後掃清了字詞障礙的基礎上再設置問題。

2.解疑.再質疑.點撥

舊的教學程式,往往是教師理解文章之後向學生提問題,學生圍繞老師的問題回答,有時甚至只是教師的“滿堂灌”,“一言堂”,久而久之,學生興趣減退,效率降低,能力的提高就成了一句空話。因此,改革教學模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使學生由被動變爲主動,由消極變爲積極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中,採取循序漸進的原則,鼓勵學生先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大家積極思考、解答,教師表揚鼓勵,這樣,學生提問題的.熱情就會越來越高漲。然後積極鼓勵學生鑽研課文,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樣做比教師的主動提問更能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主要巡迴輔導,根據學生反饋出來的問題,針對課文的重點、難點和學生認識的深度、廣度,進行畫龍點睛的點撥和簡明扼要釋疑,發揮學習的主動性。

語文教學隨筆12

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十多年了,寫作文成了孩子最頭疼的語文課,我也經歷了很多的困惑。作爲一線教師,我從孩子的作文中,幾乎找不到孩子的靈性與活力。甚至是很少的流暢的表達。孩子們的生活體驗哪去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哪去了?怎樣才能讓孩子的筆下充滿靈性?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習作必須要有真情實感

1、讓學生一吐爲快

從實際的教學中我發現,每個語文園地後面的命題作文是學生最頭疼的習作,孩子們沒有親身的體驗,生編硬造,實在是缺乏真情實感,這樣的作文真是慘不忍睹。清明節期間我們學校組織學生進行了碰雞蛋比賽,班上的熱鬧場面簡直就是炸開了鍋。我把整個的場面用相機記錄了下來 再放給孩子們看,這樣的習作立刻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心中有話不吐不快呀!精彩的場景學生用筆定格了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們創造抒發真情實感的機會。

2、欣賞是說真話的孩子

有一次批改孩子們的日記,發現剛轉到班裏的一個小女孩是這樣寫我的:”我的語文老師很年輕。我喜歡他,因爲我感到她喜歡剛來的我。她的臉圓圓的,笑起來嘴巴有點大。不過她的聲音很好聽,像風

鈴的聲音,所以上語文課時不會感到累的。她發火的時候臉板起來,聲音很大,可我並不害怕,反而覺得她的樣子很可愛。因爲我知道她這樣子是裝出來的,她其實是一個很溫柔的人。”我在班裏朗讀了她的作文,孩子們樂得哈哈大笑,是的,孩子的眼裏折射的纔是真實而美好的東西。鼓勵孩子說真話,欣賞孩子的實話實說,更能激發孩子的寫作靈性。

二、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的'機會

1、放大孩子的“閃光點”

在批改孩子們的作文時,我們往往第一眼看到的是孩子的習作缺點。因爲我們是站在成人的高度,去看待孩子們的作文,因此會忽略孩子作文中小小的“閃光點”。殊不知孩子們交上作文後懷着怎樣忐忑的心情來期待老師的評價。我們對孩子作文的評價直接關係到孩子寫作的積極性,抓住孩子的亮點不斷激勵,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增添寫作的信心。批改作文時用紅筆圈出一個好詞,畫出一個好句再加以讚美的語言,或者說在其他學生面前進行表揚,用心去擦亮孩子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孩子覺得自己也有“經典”,習作的世界中有了自己更精彩。

2、消融殘缺點

在擦亮孩子優點的同時,再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說明不足之處,使其與“閃光點”形成對比,用閃光點的光芒來照亮自己的殘缺點,讓不足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消融。這樣在不傷學生自信的基礎上達到進步的目的。學生首先感到自己得到肯定,對自己的不足也就重視起來了,在快樂中彌補着自己的不足。天長日久,學生的筆下就會生出靈性的花朵。

語文教學隨筆13

新的一輪評教評學結束了,反思自己的課堂感想頗多。首先,自己對教材研究不深,對通訊這類題材的文章研究少。拿到教材後,讀了幾次,認爲這是一篇頌揚英雄,適合朗讀的教材。把教學目標僅僅定位於感動學生,學習點面結合的寫法兩方面。其次,忽略了教材與學生生活的距離,沒有佈置學生課前收看98年人民子弟兵英勇抗洪的視頻和蒐集抗洪英雄的事蹟。因此,學生的課堂學習比較被動,課堂氣氛不活躍。

值得學習的是王小梅老師的教法。《大江保衛戰》是一篇通訊,通訊的特點有四個:新聞性、評議性、生動性、完整性。王老師緊緊圍繞通訊的四個特點展開教學。第一課時的教學,學生已對通訊的新聞性和完整性有了一定的認識。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通訊的評議性和生動性。文章第二自然段的教學極爲巧妙:首先王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你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在交流朗讀中引導學生體會解放軍戰士的英勇無畏。然後教師引導學生關注這句話“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想想這句話是誰說的'?教師順勢點出:“看到的、聽到的這些語句是敘述,這句話是作者目睹這感人的場面之後對英雄的評議和讚揚,這種寫法叫夾敘夾議。”至此,學生對通訊的評議性已經清楚明白。這樣的教學水到渠成,不着痕跡。原以爲各類文章的特點不是小學生能明白的,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我也忽略了這一點,看來教師的理解有多深,學生的水平就會有多高!

語文教學隨筆14

新大綱在訓練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同學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同學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要鼓勵同學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鍊交際能力。”

說到同學能力的培養,這對於每一個年齡段的同學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難點。作爲低段的小同學來說,能力培養的難度更大,更富有艱鉅性,而對於農村低段的小同學來說,這似乎更是難上加難。現將學習的一些資料並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對交際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同學的交際能力

利用訓練低年級同學的交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剛入學的兒童,說話經常不完整,不規範。因此,在同學剛入學學習時,就要開始進行說話訓練,並規範同學的口頭語言,逐步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如:在教學四聲音節時,學習ye的四聲:ye子,海南島有椰子樹。ye爺,爺爺在家裏給我講故事。ye豬,森林裏有許多野豬。樹ye,秋天到了,樹葉變黃了,一片一片往下落。同學可以根據四聲,組不同的詞,造不同的句子。這樣既豐富了同學的詞彙,又便於理解字義,並練習運用。既掌握了“ye”的四聲,又進行了語言訓練,而不是單純地學。

在識字教學中訓練交際,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擴詞、造句。此外,讓同學自身說說你如何記住這個字或說說某類字的`構字規律,也可以訓練同學的說話。如在教學形聲字“蜂,峯,鋒”時,先讓同學懂得聲旁協助記字義,形旁協助辨字形,再讓同學說出這個字如何寫,如何記,如何造句,同學通過分析,知道“蜂”是蟲字旁,它與昆蟲有關,組詞“蜜蜂”,造句:蜜蜂會採蜜;知道“峯”是山字旁,與山有關,組詞“山峯”,造句:高高的山峯上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像猴子在觀海;知道“鋒”是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組詞:鋒利,造句:獵狗有一嘴鋒利的牙齒。這樣既有利於同學記憶生字,把知識掌握得更靈活,又發展了同學的思維和語言。

在教學中訓練同學交際,主要是教師通過描述課文與同學的“對話”,教師與課本,課文與同學,同學與教師這三者的交際。如《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既是一則充溢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進行交際的好。課文最後是這樣寫的: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看吧。”這段話留給了同學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師根據這段話設計相關訓練,讓同學順着課文的情節,展開豐富的想象,將課文內容作適當延伸。比方,讓同學想一想,說一說,小鳥飛走以後,青蛙有沒有跳出來呢?假如跳出來的話,它會看到些什麼呢?又會說些什麼呢?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同學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意的構思從小朋友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級同學以想象見長,給同學創設一種寬鬆的表達環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交際能力的一個好方法。

語文教學隨筆15

桂花雨,灑落語文課堂

一直喜歡琦君,她的文字香甜而溫馨,那樣溫柔地牽着我的思緒進入懷舊的夢中。

在這個滿是林蔭的夏天裏,在這個靈動多彩的課堂上,在這篇清新詩意的課文中,我和我的孩子們,又與琦君不期而遇。

瞧,五彩的桂花雨!故鄉的思念,童年的懷戀,那樣悠然散落在那陣陣的桂花雨中!

看,紛飛的桂花雨!沐浴着那份安靜的陽光和淡淡飄至的桂花香,那樣清麗且沁人!

聽,朗朗的讀書聲,香香的桂花雨!快來走進我們的語文課,與琦君一起痛快地淋一場“桂花雨”吧。

琦君說:“我喜歡的是桂花。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叢裏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我請孩子們先輕輕讀讀,再隨意說說,你喜歡桂花的樣兒嗎?

孩子們欣欣然起來了!

高原帶來了一張美美的桂花特寫畫,她高高地舉起那張畫兒,滿頁的耀眼的金黃,我的鼻邊立刻洋溢起滿滿的幽香。帶着一點炫耀,她高聲說:“誰說桂花不美?你看,她多像一隻金色的蝴蝶,她的花瓣就是她輕盈的翅膀,她彷彿隨時要飛,飛到那碧藍色的天空中。”我連連點頭:“是呀,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就是你所看到的美。”

一貫羞澀的陳嘉佳勇敢地舉起了她的手:“老師,桂花的美是一種安靜的美,她沒有吹着喇叭炫耀,她把自己的美縮得小小的.,躲在樹葉後面,很羞澀的。”我笑了:“是呀,這是一種靜靜的美,就像你一樣,文靜中帶着才氣。”

周安琪也雀躍起來: “老師,我覺得桂花的美不在她的外表,而在她的香氣。”我很肯定地說:“有道理!”她笑盈盈地望着我:“我有一個比喻,她像一個小天使,風是她的魔法棒,魔法棒一揮,香氣就飄來了!”呵呵,名如其人,應了這個名想起這個比喻,巧妙!我豎起了大拇指:“小天使想到小天使,想得好!”

琦君說:“可是母親一看天上佈滿陰雲,就知道要來臺風了,趕緊叫大家提前搖桂花。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配着悠揚的小提琴曲,我動情地讀着,不禁深深地陶醉了:“瞧:一朵花,兩朵花,三朵,四朵……千千萬萬的桂花飄落下來。你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侯李瑨激動地說:“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個桂花精靈們把我的臉當成了蹦蹦牀,在上面調皮地跳來跳去。”話音剛落,孩子們的掌聲就響了起來,裔暢也毫不示弱:“我彷彿看到了桂花娃娃坐了一個隱形滑滑梯,從上面滑了下來。”遲蔚然動情地說:“桂花就像流星雨,絢爛無比地在天空盛開。”又一陣掌聲響來了。

靈動的思緒,美妙的想象,孩子們小小的腦袋中竟然裝着這些奇思妙想,我情不自禁地說:“桂花在樹上開放,而你們的美妙想象,卻在老師的心中開放。”

琦君說:“桂花搖澆以後,挑去小枝,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裏,可以加在茶葉裏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想嚐嚐嗎?”我笑着問,“那麼就閉上你的眼睛,想象一下吧!”

孩子們閉上眼睛。

“一塊鬆軟的桂花糕已經放到了你的嘴邊,先聞一聞,怎樣?”

孩子們呵呵地笑了,有的說:“好香,我已經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有的說:“我彷彿已經嚐到了到香味四溢的桂花糕,甜中帶香,真好吃!”還有的搖着頭,閉着眼,好像被桂花雨的香氣薰醉了。

琦君的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我問:“孩子們,琦君愛着故鄉的桂花,其實是想着誰?”

孩子們認真地齊聲說:“愛着故鄉!”

我感慨地說:“是呀,老師覺得故鄉是記憶深處的溫暖。你覺得呢?“

“故鄉是暖暖的牽掛。”“故鄉是回憶的幸福。”“故鄉是心靈的桃花源。”孩子們思緒翩翩。

語文是詩意的,在詩意的課堂中讓孩子感受詩意語文。琦君以“桂花雨”爲題,在我們眼前營造了一個充滿詩意的美麗圖景,就像一個香甜的夢境,把我們吸引到這個夢境中。

這場片片花瓣彙集成的一場醞釀已久、不期而至、沁人心脾的桂花雨,帶給我和孩子們心靈的滋潤、暖暖的牽掛、人生的幸福。

我想起了一首詩,形容我和孩子們的這堂課。

掛在樹上的

嫣然一笑

是我

純真的靈魂

一個天真的想法

與金秋陽光,比燦爛 。

TAG標籤:教學 隨筆 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