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健康疾病/健康常識/列表

世界洗手日洗洗更健康

全球平均每天約有5000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與腹瀉相關的疾病,而只要養成飯前便後用肥皂洗手的習慣,這些兒童中的一半就會得救。

世界洗手日洗洗更健康

經常用肥皂洗手是降低腹瀉死亡率以及霍亂和肺炎患病風險的最有效和最廉價方法。兒基會強調說,發展中國家養成洗手習慣的兒童比例不超過34%,有些國家兒童根本沒有洗手習慣。在首個世界洗手日,全球60多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和非洲的發展中國家,將發起培養兒童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行動。

“世界洗手日”學習洗手學會洗手防腹瀉流感

專家提醒:洗手的時間底線是30秒,七個步驟一個都不能少。洗手,是一組最簡單的動作,也是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之一。

一般按照以下七步驟洗手即可有效清潔:

1、開水龍頭沖洗雙手。

2、加入洗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

3、小心地雙手相互擦手心、手背、指甲內外和四周、指尖、虎口位置,最少揉搓10秒鐘才沖水。

4、用流動的水沖洗至少10秒鐘。

5、完全擦乾淨後,才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

6、用乾毛巾或手紙徹底抹乾雙手,或以幹手機吹乾雙手。

7、雙手清洗妥當後,別再直接觸摸水龍頭,防止再度髒手。應以抹手巾包裹水龍頭,或在水龍頭上潑水沖洗乾淨,才把水龍頭關上。

“我國每年約有8.36億人次患腹瀉,其中兒童約佔1/3。洗手,可以將這個數字減半。”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據一兒童醫院消化內科專家介紹,秋天是腹瀉高發期,僅10月1日到13日,該院就接診了1205個腹瀉的小朋友。“家長們如果教導孩子養成洗手習慣,許多疾病都可以避免。”

一隻手沾附了40多萬個細菌

人的一隻手上大約沾附多少個細菌?答案很駭人,是40多萬。洗手是公共健康的基礎。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倡議設立了“世界洗手日”,目的就是讓人們高度重視一個簡單易行的衛生習慣——用肥皂洗手,引導全社會關注兒童這一重點人羣。腹瀉,是小於5歲兒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每年造成16萬多兒童死亡。用肥皂洗手,是預防腹瀉和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流感)最有效且經濟的方法。然而,養成洗手習慣的人,還不到全球人口總數的30%。

洗手時間最好達到30秒以上

有了爸爸媽媽的示範,孩子纔會學會好的洗手習慣。洗手洗多久纔算乾淨?一般情況下,30秒鐘最好。疾控中心專家建議,在這個時間底線以上,才能達到好的清潔效果。一般情況下,用流水(如自來水)洗手,能使手上的致病微生物減少80%。用肥皂充分地洗,再用自來水沖洗),能使病源微生物減少95%。

勤洗手能預防諸多傳染病

一般來說,飯前便後、外出回家時立即洗手,能有效降低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

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爲例,它通過病人噴出的飛沫散播到空氣中,可以黏附在我們的手上,存活約兩個小時。手足口病,更是通過手的接觸來傳播的。有實驗表明,人在1小時內用手碰自己的鼻子、眼睛、嘴巴等部位至少3次,可能造成鼻、眼部黏膜破損,使病菌乘虛而入。

勤洗手,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紅眼病、腮腺炎、腸道傳染病等多種傳染病最簡單、有效的手段。

怎樣洗手才能洗乾淨

文明人都知道要講衛生,講衛生離不開最基本的動作——洗手。究竟什麼時候該洗手?最短要多久才能洗乾淨?洗手液、肥皂還是溼紙巾,能達到最佳的洗手效果呢?

醫生建議

1、洗手的時間最好控制在30秒以上,才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清潔效果。但是,洗手次數過多,也會對手部皮膚造成傷害。手部若有裂口,肥皂的皁液會浸透到裂口裏,造成細菌感染。用肥皂洗手,反覆洗2-3遍,清潔效果最好,多擦一遍肥皂,細菌就能少很多。

2、洗手時,盆裏的水弄髒了。用髒水洗手,手還是髒的,一樣達不到洗手的目的。甚至還有的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那手被污染的程度就更爲嚴重了。洗手最好在流水中進行,水龍頭在上,手在下,雙手下垂,讓水順手指衝下,讓污垢隨着水流沖走,而又不會再次弄到手上。

3、用肥皂最乾淨,溼紙巾再怎麼反覆擦手也無法去除皮膚表面的細菌。同時,免洗洗手液中含有化學成分,最好還是用肥皂。

4、低齡學生用洗手液洗手,一方面,市場上的洗手液能否真正起到殺菌作用還值得懷疑;此外,低齡學生的皮膚比較嬌嫩,而一般洗手液都是偏鹼性的,對他們的皮膚有刺激作用;再者,皮膚容易過敏的人羣也不宜用洗手液洗手。他告誡,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洗手液質量良莠不齊,選購時,一定要看清楚是否有“除菌”標誌。

5、衛生間裏的烘乾機是大量細菌滋生的溫牀,最好少用。烘乾機長期放置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中,有利於細菌的存活。洗淨的雙手在吹風的同時,也會被附着在烘乾機內部以及出風口處的細菌所污染。如果人們再用手觸摸口、鼻、眼睛等部位,就會將病菌帶入體內,從而造成眼部或呼吸道感染。最好是用乾淨的一次性紙巾擦乾。

TAG標籤:洗手 健康 洗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