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物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兒童讀物/列表

幼兒教師隨筆(彙編15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教師隨筆(彙編15篇)

幼兒教師隨筆1

今天下午發新書了,我坐在活動室的一個區角里爲孩子剛發的新書寫名字。孩子們一直在看着我,忽然間,有一個小朋友問我:“老師,你累不累呀?”我笑笑說:“老師不累!”他接着又轉過頭去向他旁邊的那個小朋友說:“老師不累。”不一會兒,他又問我:“老師,你累不累呀?”我說:“那你來幫幫老師吧!好嗎?”他只是一個勁地在笑。

當時,我真的`非常感動,我感到很幸福、很欣慰,就是孩子這一句關心的話。更何況這個孩子平常比較內向,也很少和老師交流。

選擇了幼教行業,我真的無怨無悔,我覺得每天和這些小精靈們在一塊,真的很開心,我想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來呵護你們!願所有的寶貝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教師隨筆2

和幼兒朝夕相處,我們每一天都要講很多話,而我們用的最多的一個詞,那就是“小朋友”。說多了似乎也就習以爲常,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其實,細細一推敲,它正是體現了師幼之間的一種“朋友”關係。

我們能夠將關係親密的人稱爲“朋友”,那我們每一天親切的稱幼兒爲“小朋友”時,不是也應當用對待朋友的態度感情去和幼兒交流嗎?僅有我們將幼兒真正當作我們的“小朋友”,纔會用朋友的身份於幼兒交流情感和看法,虛心徵求和傾聽幼兒的意見,賞識幼兒的優點和提高,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他們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發現和行爲。這種以平等融洽的關係供給的支持最易於幼兒溝通,也最容易被幼兒接納。

幼兒教師隨筆3

歡歡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我發現他的小手特別靈巧,他畫的'畫特別有創意,做的手工作品即精緻又漂亮,學習摺紙一學就會,而且折得很好。可是這是個不愛運動的孩子,這很令我頭疼。

愛玩、好動這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玩玩具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可是歡歡就沒有這種天性。在幼兒園裏,爲了讓孩子們多運動,我們爲每個孩子準備了沙包、皮球、跳繩、呼啦圈、拉力球、高蹺、皮筋等等。孩子們每天到園後,隨手就會拿起自己喜歡的玩具來玩。可是我發現歡歡對這些玩具一點也不感興趣,他總是站在院子裏一動不動,從來不主動拿玩具玩。有時我把玩具放到他手裏,不管我怎麼啓發引導,他站在那裏始終不動。

我決定想個辦法讓他動起來。在活動室裏,我設計了一個版面:爭做戶外活動小明星。我讓孩子們比一比誰得到的紅星多。第一天玩皮球,我讓孩子們比賽,在5分鐘內拍到10個就能得到一顆小紅星。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小紅星,只有歡歡沒有拍皮球,所以他沒有得到小紅星。孩子們都很高興,只有歡歡紅了臉。第二天,玩呼啦圈,在玩之前,我告訴孩子們,誰學會了在腰上轉圈,誰就會得到小紅星。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歡歡開始轉圈了,他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小紅星,他看着小紅星高興地笑了。

從此以後,歡歡開始運動了。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我們應該找到最恰當的方法,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

幼兒教師隨筆4

“老師,天峻搶我的玩具”,“老師,健聰不給我看書......”,相信作爲一名幼兒教師,孩子的這種告狀行爲,我們是經常碰到的。由於受到孩子們年齡各方面的影響,之間的摩擦自然而然的也會越多。面對孩子們的告狀行爲,我們該如何來處理呢?

首先得了解孩子們的緣由和目的。我大致發現這幾項:一是受欺負想尋求老師的同情和保護;二是檢舉他人希望老師對他們的是非作出裁判,同時使自己能被老師信任。

我想,對於孩子們的“告狀”,作爲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心平氣和地認真聽取孩子的講訴,再而全面細緻地調查和了解並弄清爭吵的原委。這樣纔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更不會使孩子產生壓抑感。但如果鼓勵、教唆和袒護孩子,久而久之形成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告到老師那裏,這樣會逐步養成孩子喜歡窺視他人祕密的不良心態,缺乏責任感和羞恥心。其次,面對幼兒的告狀,我會公正而適當又適時地處理孩子間的糾紛。對故意欺負同伴的幼兒進行批評而友善的教育,不能遷就。我始終覺得幫助幼兒分清是非,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提高評價是非的能力,這纔是提高幼兒同伴之間的交往能力。同時也有助於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行爲標準,促進幼兒健康的成長。

幼兒教師隨筆5

三月,一聽就是個討人喜歡的季節。

三月,風吹桃林十里萬里,梨花簇簇競相綻放。

三月,又是一個相聚的日子......

坐在大巴車上,藥力促使睡意昏沉。儘管獨自坐車回家已八年有餘,但是手機一直響個不停。爺爺、爸爸、媽媽、姐姐、弟弟、妹妹......微信、QQ、信息、電話,一次次確認我的位置,生怕我會丟了一樣。

到達市區,爺爺送我去車站坐車。一路上和我說路線的最新消息。鄭州到家的哪條線路開通了,價錢不貴,也不會暈車......突然間就想到一句話,一個人哪天突然很瞭解某一處的情況,只是因爲那裏有他最在乎的人。

到達家鄉車站,看着打着雙閃的車,我笑了。一家五口聚齊了。

回家第一餐,是爸爸燉的美顏聖品。喝着甜甜的,美滋滋的。有人約着喝酒,爸爸推辭了“孩子都回來了,不去了”

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總是能說很多話,每次都會秀恩愛刺激我。和弟弟在一起總能說很多話,是個黑姐專業戶,偶爾暖你一下。和妹妹在一起總能說很多話,毒舌拌嘴拌着拌着就睡着了。這是我寒假以來唯一沒有做惡夢的一晚。

趁着春暖花開,舉家出遊。看人看風景,我的眼裏有你,你的`手機裏有我和你。一路上歡聲笑語,哪怕是堵車,在一起也是美美噠。

月亮出來了,就着月光,開開心心吃着燒烤,不知道在談些什麼,就是瞎開心。媽媽趁爸爸休息的時候告訴我,爸爸說,很多東西不能教會我,不然我就不回去了,自己得留一手。

其實,爸爸的擔心是多餘的。

其實,身在鄭州心是在家的。

其實,我是什麼都不看重的。

其實,你們一句話我就會回家的。

真的,有你們,就夠了!

幼兒教師隨筆6

第一,給孩子創設自主閱讀的氛圍。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獨立個性,他們喜歡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純真而又豐富的內心世界。作爲家長應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尊重孩子現有的知識經驗和個體差異,在家裏給孩子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爲孩子提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經驗。鼓勵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第二,教孩子學會觀察圖畫進行閱讀。

因爲很多繪本故事以圖畫爲主,文字少,這就給孩子的閱讀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恰好,孩子的思維直觀性強,沒有侷限性,不受外部干擾。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對圖畫中的人物、動物的表情、對話、心理活動進行猜想,盡情的想象圖中的內容和情節發展,然後進行講述。隨着孩子認字量的增加,家長可以藉助文字幫助孩子解讀故事。

第三,在情感互動中進行親子閱讀。

圖畫書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很多圖畫書中都蘊含着一定的情感色彩,給人留有想象、思維的空間。一本書,就連大人一眼看上去有時都看不出什麼意思,多看幾遍才能品味出其內容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蘊含的教育意義,這就是繪本書的特點。也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以身示範,爲了孩子,讓我們自己首先喜歡圖畫書,與孩子一起閱讀圖畫書,因爲很多孩子都有喜歡纏着媽媽講故事的習慣。對孩子來說,媽媽給他們講故事聽,是一種情感享受。近距離的聽父母講故事,相互間傳遞着美好的情感,在溫馨的氣氛中共同講述,一起感受圖畫書給人帶來的人生啓迪和震撼。仔細想想,我們每個做媽媽的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在媽媽講的故事中安靜的入睡,媽媽看着孩子熟睡的小臉蛋,輕輕的給他(她)蓋好被子,這種感受和意境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第四,建立閱讀檔案。

1、以文字記錄爲主,家長用寫日記的方式記載今天與孩子共同閱讀了什麼內容,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及在閱讀中提出的問題和對故事的感受。記錄下幼兒的想法和需求等信息,能夠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個別需求,並且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給予幼兒反饋。

2、影像資料主要是指照片、錄音帶和攝像帶。它們能提供幼兒語言發展的豐富信息,如一份有幼兒複述故事、大聲朗讀自己的故事、練習兒歌的錄音帶,對幼兒、老師和家長來說,都是非常有力的語言發展證據。家長因經常爲幼兒閱讀活動照相或攝像,拍攝的時候,要簡短記錄所拍的內容或物體,包括日期、場所、幼兒的姓名以及每一個場景的特殊地方。

幼兒教師隨筆7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爲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他一直拉着奶奶的手不放,戀戀不捨地說:"奶奶,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滿眼含淚地鬆開奶奶的手。奶奶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吃飯時要用嘴一邊呼吸一邊吃,這樣吃飯的速度就較慢,他害怕老師批評、指責他,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在活動區遊戲時,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於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你喜歡玩什麼?"他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高興得點點頭,於是我和他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着講着,他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願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願意",於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故事,他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因爲他奶奶說他不會自己吃飯,我特意說:我來餵你,可是他不願吃,又哭起來。小朋友看到了這情景說:"寶寶哭了,不好看啦!寶寶笑了,大家才喜歡!"其他小朋友也跟着一起說:不要哭,吃飯吧。在大家的.幫助下,終於肯吃飯了。儘管他是最後一個吃完飯,但是我鼓勵他要多吃一點才能長得高長得大,他聽了我的話點了點頭。

第二天,奶奶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奶奶手裏還拿着幾本書,他對我說:"老師,太謝謝你們了,以前不願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奶奶,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誇我故事講得好呢。"望着奶奶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於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麼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幼兒教師隨筆8

新學期開始了,新的任務又來臨了,面對着一個個幼兒們,我心裏既興奮有苦惱,興奮的事這些幼兒們又帶給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跟驚喜,每個幼兒在這一學期都長大了不少,畢竟上中班了嘛。

在這開學期間,家長在送幼兒進入校園時,每個幼兒的臉上都露出了笑臉,我看見有他們是多麼的想上學了,心裏很欣慰,但讓我苦惱的事情又來了,害怕幼兒們受到傷害,害怕家長找麻煩,我心裏很擔憂,多想把他們一個一個的看好保護好,現在我們逐漸進入學期時期,每個幼兒也都很投入進去,看到每個幼兒在不斷的進步,心裏也是很自豪,面臨着新的學期新的面貌,我也在不斷的改善自己,讓自己變得不再那麼不自信,只要變得足夠自信,才能不斷進取,只有自己不斷學習才能成長自我,幼兒們也隨之健康成長,現在中班的`小朋友,自理能力也很好,吃飯,洗手,小便,穿衣服,都做得很棒,比起在小班的他們確實長進不少,甚至有的小朋友還主動幫我打掃衛生,我很高興,新學期的幼兒讓我感慨不少。

幼兒教師隨筆9

喜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學齡前的兒童更是通過遊戲進行大部分的學習活動。通過遊戲,不僅可以幫助兒童“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更可以幫助兒童消除緊張的心裏和焦慮情緒,使其從遊戲中獲得歡喜,和愉悅的情感體驗,然而,好玩的天性也常常使得部分兒童在遊戲過程中出現諸如:捶桌子,扔玩具,攻擊同伴甚至大喊大叫的過激行爲。此時,成爲考驗幼兒老師教育智慧的一大難題。

對於那些在遊戲中屢次不聽話的孩子,如果常規的說理教育收不到實效的話,採取諸如暫停遊戲,隔離活動,“冷處理”等方法,可以對其產生一定的心裏效應。在美國,筆者曾目睹了小孩子在課堂遊戲中亂掉東西宣泄,結果被老師暫時隔離到一個獨立的房間,使其無法與其他小孩子進行正常的遊戲活動,暫時不論這種做法是否可取,但可以想象的是,那些被終止活動的兒童在心裏上肯定會在心裏上感到不適,因爲老師對其行爲做出了消極否定的反應。兒童在得到老師的負強化以後,如果得不到有效調適,可能會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受阻的情緒。當兒童問“爲什麼不讓我玩時,這是引導兒童學習反思的一次機會。止時,老師應該向其解釋不讓繼續玩遊戲的原因,使之加深對他人心理的理解,從而使遊戲懲罰變得富有啓發意義和情感性。

筆者堅決反對那種只進行懲罰而又不給予兒童合理解釋的行爲。正是這種行爲,導致一部分人對遊戲懲罰教育產生了片面的認識。在這裏,我們有必要嚴格區分兩種不同性質的遊戲懲罰。第一種是缺乏理解情感的遊戲懲罰。如前所述,斷然採取懲罰方式卻不予以理解和安撫,實質上是對兒童的一種心裏傷害。第二種則是建立在理解情感基礎上的遊戲懲罰。它不僅是簡單地制止兒童某種的錯誤行爲,而是先留心觀察,瞭解其行爲背後到底是想要表達什麼,然後再引導兒童正確認識錯誤,進而改正其過失行爲。相比較而言,讓兒童在老師關切的目光下改正錯誤,遠比冷漠的眼神,尖刻的訓斥更要來得貼心,更溫暖,更能在孩子的心裏刻上上印記,也更富有人性的'智慧光環。而真正能夠深入人心的懲罰教育,實質上也是一種春風化雨式的教育。

馬卡連柯指出“凡是必須使用懲罰的地方,凡是使用了懲罰能夠獲益的地方,教師就應該使用懲罰。在必須使用懲罰的情況下,懲罰不僅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義務”。其實,這種現象在幼兒園普通都有。筆者認爲,幼兒教育中的遊戲懲罰是必要的,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

正如,由於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侷限性,他們對自身的行爲缺乏正確的判斷和有意識的控制,有時難免發生一些與教育者要求相違背的不良行爲。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適當的採取遊戲懲罰可以在遊戲中矯正幼兒的不良行爲。因爲,當自己的錯誤而受到了取消參與遊戲資格的懲罰,孩子的心裏上是很難受的,他們爲了避免再次受到懲罰,避免再次失去參與遊戲的機會,孩子們就會自覺地去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爲。其他的幼兒通過觀察就會明白,如果自己發生了不良行爲,那麼也會受到同樣的懲罰。爲了避免受到懲罰,幼兒就會自覺地避免那些不良的行爲的發生。因此,遊戲懲罰既能使犯錯的孩子受到教育,也能對其他的幼兒起到了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即通過懲罰一個幼兒達到教育全體幼兒的目的。

再者,“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一個社會成員在發展過程中都必須學會自律,這樣才能適應社會,遊戲懲罰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幫助幼兒內化規則,學會控制自覺的行爲,從小樹立正確的紀律觀,道德觀和法律觀。

要想讓遊戲懲罰達到預期的目的,老師和幼兒應該一起制定遊戲規則,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做遊戲的主人,提升幼兒的責任感,從而減低幼兒違反遊戲規則現象的發生。我們還可以把一些破壞遊戲進行的不良行爲拿出來讓幼兒討論:怎樣做才能讓遊戲繼續進行?讓幼兒通過討論,加上老師適時的引導,得出遊戲的具體規則。通過師幼共同制定的遊戲規則,相信違反規則的現象將會大大減少。

老師也不能盲目地衝動地對幼兒進行遊戲懲罰,尤其是當我們面對一些膽小,內向而又缺乏自信的幼兒時,在他們無意中違反了遊戲規則以後,老師可以先拿出來讓幼兒進行討論,並引導大家一起幫助他進行遊戲,但如果是一些孩子出於好奇,調皮而故意干擾遊戲,老師也可以針對他的情況,讓全體幼兒一起進行討論,給他正確的引導,讓他先明白自己的行爲可能造成的後果,並再次給他嘗試的機會,如果他還是明知故犯,則可以暫時對他進行遊戲懲罰。

其實,懲罰的目的在於教育。“遊戲懲罰”可以讓孩子受到三種教育:一是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增強孩子的紀律觀念和紀律意識,讓他們學會自覺地學會控制好自己,敢於同錯誤思想和行爲作鬥爭,犯了錯誤就要敢於負責。二是在能力上,讓孩子明白這種錯誤行爲的危害性,提高其識別能力,獨立思考和自我調控能力。三是在認知上,讓孩子懂得錯誤行爲的危害,並知道這種行爲錯在哪裏,如何改正。“懲罰教育”達到了這些目標,就是有效教育,其使命也就完成了。然而,使用遊戲懲罰終究還是要講究

科學方法的。獎懲一種教育方法的兩個方面,兩者具有辯證關係。獎賞和懲罰本身不具有教育性,只有加限了某些條件後才成爲教育手段。濫用懲罰會給受罰者帶來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傷害,其負面作用可能會影響受罰者一生。筆者認爲,遊戲懲罰不能濫用,要講究科學的方法。

作爲正在成長的人,孩子總是渴望被激勵與讚美,更喜歡被肯定的感覺。因此,要強化幼兒的行爲,我們應在平時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少懲罰。正如丘吉爾所指出:“你要別人具有怎麼樣優點,你就要怎樣去讚美他。”如果你期望孩子表現出你所要求的行爲,就要給以他充分的鼓勵,對其值得肯定的行爲給以應有的關注,然後把你滿意表達出來。

遺憾的是,在實際教育中,很多老師的表現正好相反,當孩子的表現符合要求時,老師不去關注,甚至是忽視,因爲他們覺得還孩子這樣是應該的,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他們卻會懲罰,其結果是好的行爲難以保持,不好的行爲,反而屢禁不止。認知行爲規律告訴我們,對於一種行爲,別人的關注就是一種強化,會提高這種行爲的重複可能性。所以,如果你不想去鼓勵不好的行爲,那就不要在上面花太多的時間,不用刻意去關注,讓它在談化中逐步消失

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運用充滿實踐智慧的“懲罰教育”去教育幼兒,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教育效果。

幼兒教師隨筆10

幼兒教師的語言技巧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工具,幼兒教師主要是通過語言和孩子們進行交流,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如何運用語言顯得尤其重要。走進幼兒園,我們不難看出,有些孩子對有的幼兒教師非常親近,有話敢說、願意說,老師的話也聽得進,而對另一些老師則疏遠,不夠親近,也不愛聽老師的,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幼兒教師的語言運用是否恰當造成的。下面爲您介紹幼兒教師的語言技巧。

1、平等交談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說這樣的話,“請坐好”、“請你跟我這樣做”等等。在這裏教師是作爲指揮者的身份出現的。而作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教師應視幼兒爲平等的合作伙伴。應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討論的方式指導幼兒的活動,支持幼兒的探索。比如,當幼兒不願意幫老師收玩具時,我們可以說:“你可以幫我一下嗎?”以此來得到幼兒的幫助,鍛鍊幼兒,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氣說:“快點,幫老師收玩具!”;當幼兒在美工角活動時,爲了防止幼兒亂扔紙屑,我們可以委婉地提醒幼兒:“你們需要一個垃圾筐嗎?”這樣幼兒就會清楚地意識到要把紙屑扔到垃圾筐裏,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說:“不許把紙扔在地上。”則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所以,我們應常說,“你好”、“請”、“沒關係”、“能不能”、“我們一起來好嗎?”、“你說應該怎樣呢?”、“你先試試看,如果需要幫忙就叫我。”、“你可以幫我一下嗎?”等等。

2、因人用語

教師語言的選擇和運用必須考慮幼兒現有的語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語”,比如,對性格不同的幼兒,語言的使用就應不同:比較內向、較爲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應更多地採用親切地語調,關懷地語氣對他們說話,以消除幼兒緊張的心理;對反應較慢的幼兒,教師要有耐心,在語速上要適當地放慢一些;對脾氣較急的孩子,教師的語調要顯得沉穩,語速適中,使幼兒的急躁情緒得以緩和。再如,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要多使用些兒童化、擬人化的語言,將一些無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來吸引幼兒的注意;而對於略大一些的中大班幼兒則要注意語言的堅定和親切,使幼兒感到老師的話是經過思考的,不是隨隨便便說的,是值得聽的。總之,對不同的幼兒,教師應採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因人用語,因人施教,使每個幼兒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趣”化

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有一次午飯時,孩子們很吵,於是我說:“咦,我們教室裏什麼時候飛進來那麼多小蜜蜂,嗡嗡嗡嗡的,多吵呀!我們快把它們請出去,別打擾我們吃飯了。”孩子們聽了都笑了起來,笑過之後便安靜下來吃飯了。這就是富有趣味性語言的魅力。此外,生動形象的語言還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把幼兒潛在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在愉快地氣氛中自覺、主動地學習。如進行故事教學時,教師講故事的語言就應該誇張、生動,富有趣味性,比如用又粗又澀的聲音扮演鴨爸爸;用惡狠狠的腔調演繹大灰狼;用陰鬱沉悶的怪聲表現老巫婆等等,這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就把幼兒帶入了童話世界,之後的交流、教學也會進行得順利且充滿活力。

4、“激”化

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應具有激勵性。鼓勵和支持幼兒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幼兒遇到問題不能正確解決,感到灰心與無望時,教師就要幫助幼兒,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幼兒去探索。如在進行科技活動時,經常會有幼兒不敢自己動手操作,總想依賴教師,這時教師就可以說:“你去嘗試一下,失敗了也沒關係呀!”、“你試試看”、“再想想,就能想出來了。”、“這件事應該難不倒你的。”等等這樣的語言來激勵幼兒,這些語言對即將失去信心的幼兒來說,無疑是一種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爲幼兒解決問題的動力,堅定完成任務的信心。當幼兒擁有了自己的發現和看法時,教師也應及時鼓勵,不要吝嗇“嗯,真不錯”、“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別!”等等都是不錯的。因爲這些語言能給幼兒極大的鼓舞並能激發他們進一步表現的。

5、“詩”化

富有詩意、具有韻律美、節奏明快的語言可以使教學出神入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比較差,經常將鞋子穿反,在教幼兒穿鞋子分清左右腳時,我是這樣告訴幼兒:“左邊的鞋是鞋爸爸,右邊的鞋是鞋媽媽,爸爸和媽媽一對好朋友,永遠不吵架。”在教幼兒疊衣服時,我告訴幼兒:“釦子找釦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彎彎腰,帽兒點點頭。”這些節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兒歌使幼兒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輕鬆自然地學會了穿鞋子、疊衣服等本領,不僅提高了其自理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兒的情操。在繪畫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所畫的內容按步驟、要求編成生動形象、簡短易懂的兒歌,邊畫邊說。比如,教幼兒畫魚時,我們可以一邊畫一邊說“一條小魚水中游,搖搖尾巴點點頭,一會上,一會下,游來游去真自由。”這樣就逐步畫出了魚身、魚尾、魚頭、上魚鰭、下魚鰭和魚泡泡,這種“詩”化的語言不僅激起了幼兒繪畫的興趣,幫助了幼兒順利地完成了繪畫活動,而且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可謂是事半功倍。

6、“簡”化

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較弱,這就決定了教師在使用語言時應當避繁求簡。教師在與幼兒交談時應使用句法結構較爲簡短,詞彙涉及範圍較小的語句。比如,當幼兒不願意吃胡蘿蔔時,我們如果說:“胡蘿蔔裏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給身體提供所需要的營養,預防各種疾病,提高免疫力,所以小朋友們都要吃胡蘿蔔。”這樣的話孩子們很不容易理解,效果自然就會不盡如人意。但如果簡單地說:“胡蘿蔔很有營養,吃了對小朋友的身體有好處。”我想孩子們應該會對胡蘿蔔有新的認識。因此,教師的語言應力求簡單、直白。

7、體態語

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與情感,可以通過面部表情、體態表現出來。幼兒教師的體態語對幼兒有強烈的感染作用。比如,教師的微笑可以縮短與幼兒之間的距離,能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形成一股內在的親師感;教師的手勢或眼神的暗示能使幼兒在犯錯時心領神會,自覺改正;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肢體動作不僅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而且能使抽象的內容變得更爲直觀,從而使幼兒更容易理解。總之,恰當地使用體態語能夠使教育教學錦上添花。

幼兒教師隨筆11

這天張海苒的媽媽來送孩子時告訴我,張海苒昨日回家說:“這天方老師表揚我了,還獎給我一朵小紅花!”

我明白表揚對於幼小的孩子意味着什麼,但真沒想到張海苒竟這麼在意我對她的表揚和鼓勵,因爲在這以前我幾乎沒怎樣注意她,更談不上什麼表揚了。

張海苒在早幼兒園不太愛說話,上課也不太愛回答問題,從不給老師惹麻煩,平時我也不太注意她,幾乎沒批評過她,表揚更沒有幾次,所以,我也常認爲這樣的孩子沒什麼問題。她那麼讓人省心,我真期望班上再多幾個這樣的孩子,因爲做了好多年教師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爲了維護羣衆正常的.秩序,使一些活動取得較好效果,我們常常爲了一個行爲問題突出的孩子費勁心機,以求得他的轉變和進步,但卻忽視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靜的、讓人省心的孩子。

幼兒教師隨筆12

教學,是師者和兒童一場又一場的相遇。我們都希翼在這場相遇中看到最好的兒童、最好的自己。通常,美好的相遇總是因熱情而起。

一次午飯後的散步,大二班的孩子在幼兒園圍牆邊的大樹上驚喜地發現了倒掛下來的南瓜。於是,關於南瓜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冒了出來:“南瓜是從樹上長出來的嗎?”“我看到過的南瓜是大大的、金黃色的,這麼小這麼綠的也是南瓜嗎?”“它還會長大嗎?會長成南瓜媽媽嗎?”……A老師安靜地聽着孩子們如麻雀般的啾鳴,時不時地和孩子們好奇的目光對視。傍晚離園的時候,大家約定:明天每個人帶個南瓜來幼兒園。於是,第二天一場關於南瓜的學習自然生髮了。

有的孩子用各種量具測量南瓜圓圓的身體,選出班級的“南瓜大王”:有的孩子對形狀長得像葫蘆的南瓜產生了“到底是不是南瓜”的疑問;有的孩子發現不管南瓜外皮是黃的還是綠的,裏面的瓜肉都是黃色的。有一組孩子對南瓜肚子裏的瓜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相互較着勁看誰先數清。數來又數去,37、38、50……越數越迷糊。

一直沒有“動作”的A老師開始行動了。她找來一疊一次性紙杯,在紙杯上寫上“10”。“孩子們,南瓜子太多,我們數起來有困難,請紙杯幫幫我們。猜猜這裏的10表示什麼?”一個聰明的孩子馬上猜到了:“每個紙杯裏放10粒瓜子,我們再10、20、30這樣數,就不會錯了。”於是,在紙杯的幫助下,孩子們最終數清楚了瓜子有一百多粒。

應該說,這是一位富有熱情的老師。她在一旁靜靜傾聽了孩子們關於南瓜的談論,她和孩子們約定一起帶南瓜來幼兒園探究,她敏感地意識到數清一百多粒瓜子對孩子是有挑戰性的,所以她決定“適時”幫助孩子……也許,她相信,在事件與經驗、問題與智慧之間,自己是最好的聯結者和催化者。然而,A老師的熱情真的轉化成兒童的發展了嗎?當她興致勃勃找來一疊紙杯的時候,她也許沒有意識到孩子原本如流水般流暢的學習過程被阻遏了:老師要的還是孩子能夠數對瓜子的那個結果,這個結果也許還讓她產生“自豪”:“瞧,在我的正確導引下,孩子們又學會了新的本領。”可是,這真的是兒童學習的全部嗎?

一位真正專業的'師者,不僅要有教學的熱情,更要有教學的智慧。

如果可以重來,我們看到的數瓜子或許可以是這樣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方法,這些方法或許是好的,或許是不太好的;有時我模仿你,有時我懷疑你;有數得清的,有數不清的。大家還可能會聚在一起繼續討論甚至比較彼此的方法,然後再分別試一試……

人們常說美麗的風景永遠在路上,學習亦是如此。學習的結果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尋找結果的路上孩子們所經歷的學習:觀察、分析、模仿、創造、懷疑、假設……孩子在學習歷程中擁有了它們,不就擁有了有質量的學習嗎?

那兩天我注意到,大三班孩子們的另一個“瓜瓜行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着。那天自由活動時間,一個孩子高聲叫起來:“苦瓜爛了,苦瓜爛了!”B老師好奇着孩子們的好奇:“真奇怪呀,只有苦瓜爛了。”寥寥數語點燃了孩子們進一步探究的熱情:“老師,我們覺得瓜都會爛的。我們想做個調查,看哪種瓜先爛,哪種瓜最後爛。”於是,關於瓜的腐爛時間調查開始了。

可能是天氣比較熱,第二天,又一個苦瓜爛了;第三天,黃瓜的一側發黑了;第五天,切開的南瓜也開始腐爛了,但沒切開的南瓜安然無恙。隨着探究的不斷深入,孩子們嘗試着對這些現象作出解釋。“我覺得瓜的腐爛和它身體裏的水分多少有關係。”“我覺得和瓜皮的厚薄有關係,瓜皮厚的不太容易爛。”“我覺得和空氣有關係,你看,切下來的半個的南瓜爛了,但沒切開的整個的南瓜卻沒有爛。”B老師欣喜地看到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她鼓勵孩子們把自己的發現和解釋記錄下來,並進一步啓發孩子:“有什麼辦法可以證明你的觀點是對的?我們能試着延緩瓜瓜的腐爛速度嗎?”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每一個孩子都嘗試開展了“瓜瓜保鮮”實驗,他們努力建立假設,尋找材料,和同伴討論,自然形成了若干個實驗小組。有的決定把瓜存放到冰箱裏去,有的決定把瓜用保鮮膜包起來,有的說要把瓜浸泡到水裏去,還有的說要把瓜埋在泥土或沙堆中去。各小組還就實驗規則達成一致:爲了公平,要用同一種瓜,約定好時間同時開始實驗。最後,實驗證明埋在沙堆裏的瓜保鮮效果最好,用孩子們的話說是“因爲沙子把空氣隔離了”。在這一段學習旅程中,孩子們爲自己像個真正的科學家而感到極大的滿足。

細細品味後一個兒童的學習過程,B老師的存在感似乎並不明顯。我發現,更多的時候,她也像孩子一樣,好奇、驚訝、欣喜。但在某個恰當的時刻,她會用提問的方式爲孩子們的深入探究提供支架。她不急,也不教,但她時刻關注着孩子們能否從一個個現象、一次次談論中自主建構有價值的學習經驗。

也許,孩子們對於瓜的腐爛、保鮮等問題的解釋並不那麼準確,但是孩子們能時時發現身旁值得探究的問題,樂於觀察,樂於嘗試建立自己的假設,乃至積極尋找實驗材料印證自己的觀點,這樣的學習對於兒童來說不是更有價值嗎? 教學,可以相遇相生,從而渾然天成;師者,可以舉重若輕,從而云淡風輕。在這一切的背後,有一個關乎怎樣發現、理解、發展兒童的哲理世界。

我們和兒童相遇,是彼此點燃.彼此照亮。我們和兒童相生,是彼此喚醒,彼此促發。師者最美的芳華,終因相遇而散發出智慧的光芒!

幼兒教師隨筆13

我從事幼教事業已經有好多個年頭了,在未從事幼教時,我和大多數人一樣,一直認爲幼兒的教育無非就是看好孩子,沒有磕磕碰碰就萬事大吉了,但自從我踏入幼教事業以後,改變了我的看法,特別是對幼兒教育從認知轉向了能力的培養,這也是爲了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需要。體育活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佔據重要地位,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作爲融保育和教育爲一體的學前教育,在對幼兒實施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時,必須把“體育”放在首要地位,以提高幼兒的身體健康水平,增強幼兒的體質,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在幼兒園裏戶外體育活動尤其顯得更爲重要,今年我們中心園被評爲淄博市體育教育示範基地,這是我們全園師生的榮幸更是我們的驕傲。在這種精神力量的鼓舞下,我們園在原有體育器材的基礎上花一萬多元又新購進了感統器械,它是幼兒身體發育領域玩具,利用玩具營造各種形態的空間,使兒童在移動的同時進行滾、爬、跳、投等各種教育課程,培養兒童需要的基本運動能力和基礎體力,如身體的柔韌性和大肌肉發育,空間知覺能力和平衡感覺等,使兒童對其身體表現具有自信感。特別是對多動症的幼兒有一個良好的調節功能。本學期我們可以帶幼兒分組進行玩,每週讓幼兒輪流玩2到3次,使幼兒得到全方位的鍛鍊,真正做到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培養幼兒的活動興趣。要帶好一節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我認爲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首先要根據幼兒期生理、心理的不同年齡特點和幼兒的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來安排教學內容,還要採用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可採用同時練習法、魚貫練習法、循環練習法和遊戲法等方法。比如:遊戲法:即採用遊戲的形式進行教育,在幼兒期,遊戲是孩子特別喜歡的體育活動,更何況遊戲有娛樂性、趣味性的特點,提高孩子參與積極性,選擇適當的遊戲尤爲重要,如:數字遊戲、抓魚兒、抱球搶攤等。在體育活動中,確定目標培養幼兒的成就感,使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也是非常的重要,這樣他們才能產生活動的興趣積極參與活動,特別是體弱兒和膽小的幼兒,比如:根據“跳起來摘果子”的教育原理,給幼兒提出的目標,應該是超出他們自身的.水平,但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這樣,每個幼兒才能既有信心又有能力去完成任務,才能更有利於其堅持性的培養。在體育活動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幼兒的安全問題,因爲幼兒處於生長髮育過程中,其骨髂及軟組織易受到損傷,所以,我們在體育教學中應注意各種動作的正確身體姿勢的培養,養成良好體態儀表,防止骨變形。依我所見,在設計課程時,不要安排難度過大、疼痛感較強和技巧性的練習。器械的安全也很重要,課前要做好檢查,有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不要讓幼兒離開教師的活動視線,把每一個幼兒的安全放在心裏,確保每節課幼兒的安全。球是每個孩子最喜歡的一種體育器械,這也是我園的體育特色,歷年來我園的球操在各種比賽中都獲得很好的名次,今年我園的球操在淄博市“六一”體育展示中又獲得了三等獎,還贏得了市長關瑪莉的一直好評,我園的球操展示的不僅是一種體育活動,它更體現出我園全體師生團結奮進,積極向上的精神。孩子從小班入園開始,我們就給每個幼兒配備一個球,每天帶幼兒戶外拍球,教師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段給幼兒安排不同的動作。小班幼兒進行簡單的雙手拍,單手拍;幼兒進入中班後,拍球就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有蹲拍,左、右手交替拍,正、反手拍和轉圈拍;幼兒到了大班後,拍球技能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如左右腳踏踮步和左右腳後撤腿拍球,一人拍2個球等,或聽音樂可以做各種動作。球在孩子們的手中就象彈力球運用自如,孩子喜歡拍球,因爲拍球能讓他們找到快樂,能讓他們忘記煩惱,身心能得到全面呵護。

在幼兒期,進行戶外體育活動,可有效的促進孩子走路活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的提高,爲以後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也符合素質教育的思想,對孩子的心理、生理髮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必須要重視幼兒的體育活動教育,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激發幼兒的體育興趣,爲幼兒今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我相信我園的戶外體育活動會越玩越好,越玩越精彩!

幼兒教師隨筆14

今天是個好日子,因爲今天我們幼兒園要舉行第五屆元旦親子運動會。爲了讓家長和孩子們能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這個愉快的週末,我們幼兒園的所有老師們一大昨天我們和孩子及家長說好八點鐘到班上集中的,當我們回到班上就發現已有好幾個孩子比我們還先到,而且他們都還表現得挺興奮的,畢竟這是他們第一次參加我們的親子運動會。孩子們爲了在運動會上有出色的表現,每天早上大家都基本上能做到堅持回園參加早鍛鍊,認真跟老師學習做早操。爲了學會排隊和踏步步走,孩子們還犧牲了許多玩遊戲的時間,跟着老師認真地練習。說真的,別說孩子,就連我們幾位老師都覺得很累。但今天孩子們的出色表現,我頓時覺得很值得。

不過今天早上的時間真的很趕,好在家長們挺配合的,幫我們一起爲孩子戴孩子手上的飾物及頭飾。當我們準備出發時,爲了不影響孩子們的情緒,家長們也很配合地馬上離開。在這裏我代表班上的老師們對家長們說聲--謝謝!

當我們的隊伍正浩浩蕩蕩地出發時,老天竟和我們開了個玩笑下起雨來了。好在我們纔剛走到大門口,馬上可以退回能遮擋雨的地方,不至於給雨淋到。回到教室,孩子們顯然有些失望。爲了不影響孩子們的情緒,我們老師就組織孩子一起唱我們之前學過的歌曲,我們的歌聲引來不少的家長的目光,還有一些不是我們班的家長也前來爲我們照相。我們班的家長們更是大飽眼福,看到了孩子們這麼精彩的表演。

好在雨下了不久就停了,要不然我們的親子運動會就要改期了。運動員進場,我們班的小運動員們踏着整齊(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這樣真的算是很整齊了)的步伐,高喊口號"小二小二,健康快樂"(健康快樂是我們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祝願),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進了賽場。我們的體操表演也非常的.棒,平就連時不太喜歡做操的孩子今天也做得很認真,動作很到位。小二班的寶寶們,你們是最棒的!

接下來的是親子游戲環節,家長和孩子都能遵守遊戲規則,自覺排隊。孩子們穿着家長的鞋子,走路時的可愛樣子惹得家長們直樂。在拔河環節,由於不知哪個班的家長沒有來拔河,我們小班級家長不夠,我們班的爸爸們能自告奮勇地參與,他們的團隊精神真的讓我很感動。我們的家長媽媽們也不賴,無論自己有多累,都能陪孩子玩了一次又一次的遊戲。孩子們,看爸爸媽媽們是多麼的愛你們,你們一定要學會感恩喔!

最後,祝願每個家庭都幸福美滿!和諧安康!

幼兒教師隨筆15

昨天吃的是紅燒小排,菲沒等老師分菜就大叫:“我要紅汁,我要多點。”拿到飯菜的菲翹着二郎腿,左手端着飯碗、右手拿着調羹,邊吃邊看左右,這情形不禁讓我想起了那首兒歌“漏嘴巴的小弟弟”。這不,才一會兒功夫,地板上、桌面上、椅子上、衣服上,到處都是被肉汁染紅的米粒。“菲,轉過去好好吃飯!”聽見老師的提醒,她轉了過去。可沒過幾秒種,身體又左右轉動,米粒再一次揚揚撒撒地往下掉。飯碗裏的飯是沒有了,再看看地板上,就象下了場雪一樣,厚厚一層,有的都已經被她踩得緊緊地粘住了地板。

“不行,不能再讓這樣的進餐習慣繼續蔓延!”我暗下決心。正當她想搬着椅子離開位置時,我叫住了她:“菲,請把地上的米粒撿乾淨。”她看看我,沒有反應。“菲,自己撒的米粒,自己撿乾淨。”她嘟着個小嘴,很不情願地蹲下身開始撿米粒。我知道這一地的米粒真要她一個人撿完是不可能的,等到她撿了一些後,我蹲下身和她一起撿了起來。我邊撿邊問:“菲,撿米粒累嗎?”她點點頭。“如果以後不想這麼累,應該怎麼做啊?”“坐好吃飯。”她意識到了自己的錯。差不多花了3分鐘時間,我們兩個人把地上、桌上、椅子上,甚至菲的'帽子上的米粒都撿乾淨了。“好累啊!”撿完米粒的菲不由自主地感嘆。

菲的“漏嘴巴”現象已經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了,經常抱着孩子剛入園、習慣慢慢培養的想法,一拖再拖,每天進餐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提醒、再提醒,希望有一天在老師的提醒下,她能改變這種不良的進餐習慣。可是我錯了,一個多月來,她依舊翹着二郎腿,依舊左右轉悠,依舊米粒滿地撒……

經歷了昨天撿米粒的辛苦後,今天的菲奇蹟般地安分吃完了一頓飯,只有幾粒米粒不小心從嘴邊溜到了桌上。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說教,顯得羅嗦而又無奈,不如在適當的時候,另闢蹊徑,讓道理行動化,讓規則生活化。少對孩子說一點,多讓孩子做一點,知道自己做錯事後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在他們幼小的心靈埋下自我約束的種子,使之受用一生。

我想這次我成功了,“漏嘴巴”不漏了。

TAG標籤:隨筆 彙編 幼兒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