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健康疾病/健康常識/列表

慢慢的變得不想說話了

慢慢的變得不想說話了,時間在走,人也在變,隨着年齡的增長,經歷的增多,慢慢地意識到,除了自己,誰都靠不住,學會沉默。一起來看看慢慢的變得不想說話了。

慢慢的變得不想說話了1

一:變得不想說話,是因爲看透了,活明白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禍從口出”,有時候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就把你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話越多,風險越大。

而這些話少的人,每一句話都是深思熟慮,在腦子裏舌頭尖過了無數遍纔會出口,自然也降低了很多“禍從口出”的風險。

如果這樣的一份謹慎,就算事業的開端不一定會那麼容易被賞識,但最起碼可以守得住自己的位置,不會輕易犯錯被踢下去。

站得高是本事,站得穩同樣也是一項技能。

還記得《潛伏》裏的餘則成嗎?他就是一個話少的人,但是卻爲革命立下了大功。

餘則成深入敵營潛伏多年,一直事謹慎小心,低調沉穩。他在派系林立的辦公室不僅能夠生存下來,還能左右逢源如魚得水,爲我黨傳送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靠的就是一條原則:管住嘴。

哪怕是朝夕相處的同事,餘則成也不能確定他們的真實身份,那麼很可能一句無心的話,就會露出自己的破綻。在那個戰爭的年代,一次疏忽可能就是無數人生命的犧牲。

慢慢的變得不想說話了
  

爲了謹慎,餘則成只能守口如瓶。

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不會那麼嚴重,因爲說錯一句話而招來殺身之禍,但是因爲一句不恰當的話,將你多年的努力一朝付諸東流,這樣事情並不是不會發生。

更何況,語言本來就是可以被多種解讀的`一種傳播媒介,哪怕你的話在當時當地的語境下是沒有問題的,但經過有心人的傳播,那也許只是換個語氣,意思也就完全不同了。只要這句話是你說的,那就有可能給你帶來麻煩。

所以那些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會控制住自己,能少說的就少說,能不說的就不說。你所依仗的,最後往往也是你所受限的。

二:變得喜歡獨來獨往,是因爲內心成熟了,強大了

除了不喜歡說話以外,還有些人漸漸不喜歡跟人交往,他們漸漸告別了無用社交,開始專注於自身。哪怕什麼都不做,只是跟自己單獨相處,也會覺得特別放鬆,特別自在。

現代人總是節奏很快,壓力很大,像一臺機器一樣不停地運轉。好不容易到了週末,只想好好珍惜休閒的時間,哪都不想去。

如果出去聚會,會很麻煩,如果有人來家裏做客,會更麻煩。

除了浪費時間,費心費力以外,有時候跟人交往未必能有好的結果,比如你真心待人,結果卻換來了辜負和背叛。

比如你百分百信任一個人,對其無話不談,結果卻發現,他轉身就把你的祕密告訴了別人,原來在他眼裏,你只是一個笑話罷了。

這樣不對等的感情,帶給我們的只有傷害和消耗。

正是因爲曾經吃過虧,受過傷害,纔會有那麼多的人,越來越不信任他人,也不敢輕易的交朋友。所以他們喜歡獨來獨往,跟自己相處,不僅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負擔,還可以專注於自身,好好地提升自己,何樂而不爲呢。

話少的人,往往活得很清醒,喜歡獨處的人,往往內心很強大。

如果一個人變得越來越不想說話,變得獨來獨往,不喜歡跟別人來往,那麼不要小看他。他已經變得成熟了,徹底活明白了。

這樣的人看似低調,實則很不簡單。

慢慢的變得不想說話了2

一:生活充實,目標明確

不說話,不與人交往的人,往往會跟那些熱衷社交和說話的人形成巨大的反差。

而人們往往覺得後者更平易近人,所以對後者的評價往往要比前者好,但事實上,熱衷社交和說話,也反映了一點,就是生活無聊,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只有參與到集體生活中,與人交談,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存在感。

這樣的人,往往害怕獨處,一旦獨處,就會很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陷入徘徊中,甚至懷疑自己是否不正常。

他們以自己能夠融入集體爲榮,當看到有人不愛說話,也不想跟人交往,就會看不起他人,對他人惡意揣測,其實這是一種妒忌心理作祟,妒忌對方能夠享受獨處。

其實,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想法,往往是因爲內心空虛,精神貧瘠,沒有人生目標所致。

而當一個人生活充實,目標明確的時候,就會將時間和精力花在自己的事情上面,不會有多餘的時間去熱衷社交和誇誇其談。

不想說話,不是內向,也不是不善於交流,不想與人交往,也不是看不起他人。

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忙,更喜歡腳踏實地去幹實事。

他們明白只有生活充實,目標明確,人生纔會越過越好。

所謂的人脈和社交,在利益面前,往往不值一提。

把握時間,讓自己變得更好,纔是最值得投入的事情。

二:對人生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年輕的時候,人的思想往往比較單純,一旦遇到對自己好一點的人,就很容易感動,對對方產生莫名的信任,什麼都跟人說,以爲自己這是真誠,然而,這樣的行爲,不僅容易得罪人,也會給自己帶來風險。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無論是什麼樣的關係都要有分寸感,有些話是不能說的。

你覺得你只是有一句說一句,但聽的人卻會聯想出許多旁的東西來,再親密的關係,也難以真正地感同身受,即使對方知道你是爲他好,但接受不了就是接受不了,一點也不妨礙彼此之間產生隔閡。

面對誤解,你以爲說了就有用,殊不知,他人之所以誤會你,不是因爲你不說,而是不願意去換位思考。

面對污衊,你以爲解釋了就能洗清自己,殊不知,是他人故意而爲之,這個時候,你的話是蒼白無力的。

你說得越多,越是想要跟他人交心,對方就越是肆無忌憚地傷你。

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說話只是一種表現形式,真正的溝通渠道是心,是將心比心。

當一個人對人生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就會變得不想說話,也不想跟人交往。

但若是遇見能夠與自己將心比心的人,就會倍加珍惜。

慢慢的變得不想說話了 第2張
  

三:有了底氣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跟人交往,在人前誇誇其談,只是爲了工作,爲了謀生。

曾經就有讀者跟我說,他並不想跟人稱兄道弟,也不想總去吃喝玩樂,都是爲了維持人脈關係,穩住自己的工作。

有人說,社會就是人情世故,當一個人底氣不足的時候,在人前也就沒有了做自己的勇氣,只能隨波逐流,無論是熱衷於社交,還是誇誇其談,都是爲了生活,跟性格無關。

但是有能力,有才華的人,往往有底氣做真實的自己。

你覺得他人是不善言辭,其實對方是覺得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這種無效社交上。

若想獲得想要的東西,他們會用自己的才能去征服對方,讓對方心甘情願地給予幫助和便利。

跟靠所謂的人脈關係換來的利益,他們更傾向於用自己的能力獲取。

其實,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可以靠自己的能力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又怎麼會極力去參與各種人際關係,在人前說盡好話呢?不過是爲了生活,強行刷存在感罷了。

如果你變得不想說話,也不想跟人交往,說明你已經有底氣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了。

慢慢的變得不想說話了3

緘默效應(Silence effect)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面臨這樣的情況:女朋友多次向男朋友表達想要溝通的意願,但是每次提出問題後,都被對方當做“無理取鬧”處理,不僅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兩個人還會因此大吵一架。最後女朋友對於兩人之間的問題不再提起,感情也由失敗告終。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緘默效應:濫用強迫手段所招致的沉默。

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考慮到關係的建立與維持,大都願意挑他人更喜歡聽的話來迎合對方,對那些可能會讓對方不悅或是不利於自身價值的話,會選擇緘口不言。緘默效應就此在人際中發揮着作用。

可是緘默效應不見得是好事。

例如,在職場中,下級因爲害怕上級的威嚴,犯了錯誤不敢向上級如實彙報,導致上級無從得知正確的信息,錯誤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在今後的工作中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另一方面,當代年輕人各個都想成爲獨一無二的人,但是又害怕脫離羣體,所以哪怕有話想說,也會因爲羣體意識而選擇沉默。這也是招致緘默效應的重要原因之一。

個體的對抗

魯迅曾經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在社會生活中,不少人會選擇這樣的反抗方式——用沉默來表達不滿。

這樣的沉默包括面對不公時忍氣吞聲,他人需要幫助時視而不見,需要挺身而出作證時裝聾作啞。說到底,沉默可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同樣的,沉默也被這樣的.人當做積極有效的對抗方式。

不可否認,現代生活節奏迅速,各方面的壓力都能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但是成年人還是隻有死扛着,與社會的一切都做着自己的對抗。

除了將沉默當做與世對抗的方式,現代人越來越不愛說話,也是因爲“無話可說”。

每個人都過着自己的生活,向他人傾訴成爲一種奢望。因爲人類的悲喜從來都不是共通的,有些心情說出去,免不了被當做一種打擾。

再加上年歲的增長,個體會不自覺的把一些心情和情緒留給自己,這是個體在內部的對抗。也就是自己與自己的抗爭。

大概是因爲人生而孤獨,在往後的歲月裏,人們會傾向於自己與自己對話。

慢慢的變得不想說話了 第3張
  

還有一些人,是無力再對話,只好選擇沉默。

經歷的越多,體會就越多,矯情的言論不再適合當下的自己,因爲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以及表達方式。

沉默也是表達方式之一。越來越沉默也可以被看做是成熟的標誌。

想要讓小孩子沉默,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爲他們藏不住心事,他們也沒有必要藏任何心事。所以小時候可以暢所欲言,談天論地。

成人之後的心事,就如同三毛送給荷西的撒哈拉沙漠一般。

有人選擇說,有人選擇不說,這只是一種選擇。

張揚和喧囂是生活方式,沉默和不語也不失爲一種意境。

現代人的常態就是如此,想得多了,說的就少了。有些話不用說,因爲別人不懂。有些話不必說,因爲說了也沒有用。

都說擊潰成年人的大概只需要一個瞬間,我想這個瞬間也是沉默的瞬間吧。

TAG標籤:#